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20位临床医生的临终事件口述——
医疗的温度
  • 2013年08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7月3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参加一场叙事医学座谈会。
  《死亡如此多情》封面
  “我不是一颗会喘气的瘤子。”北京军区总医院著名肿瘤专家刘端祺的一名病人这样写道。
  医学技术的理性,包裹了病人需要的温暖,临终就变得冷漠而残酷。“技术至上”的流行,常使得医者忘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总有人想努力弥合这种技术与人性的鸿沟,叙事医学这时候就出现了。120多位临床医生,口述了他们亲身经历的临终事件,讲述死亡之前的希望、亲情、残酷,使临床医学更富人性、充满温情,有助患者治疗。
  这些情感复杂的临终事件,被编进《死亡如此多情》这本书里。
  文/片 本报深度记者 刘德峰

“我想和你一起
一直到最后”

  “不管是快要告别这个世界的患者,还是他们的家族,确实富有一些特别的情感。”7月31日,围绕此书所涉及的话题,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与本书的策划者及医学领域人士进行座谈,反思现代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缺陷,以及如何让医疗过程更有温情。  
  韩启德说,亲情、爱情、友情都会在这一特殊时刻展露得尤为明显。
  2012年7月23日,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的闫刚(化名),向到访者程蓓细致地描述起一个“葬花女孩”。那时闫刚在脑外科实习,患有小脑胶质瘤的15岁女孩张希(化名),住进了闫刚导师分管的病区。
  多天时间里,每当张希要接受检查化验,都会以各种理由支开自己的母亲。闫刚慢慢明白了张希的用意和坚持。有一次张希看到母亲离开,自言自语:不想让母亲看到自己做检查的样子。
  张希喜欢跟护士聊天,闫刚从护士口中得知,她从小没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她来说太重要了,所以闫刚偶尔会配合她撒个小谎。
  张希并不知道,母亲每次都是假装离开,再悄悄地跟在后面看她做检查。
  闫刚说,“在MRI(磁共振成像)室外,她妈妈告诉我,‘其实,我知道她不想我看见她检查时的样子,怕我伤心,我都知道。’”
  在闫刚的记忆中,母亲面前的张希,乐观活泼,爽朗的笑声总在病区回响。但这不是她的真正的快乐。
  一天,坐在医院花坛边的长椅上读书的闫刚无意中看到张希,她正在草丛中捡拾掉落的花瓣,挖土坑埋掉。
  也就是在这一天,张希对闫刚讲出了实情:自己并不开心,那些快乐都是装出来的,她只是不想让母亲担心。
  刚查出病的时候,张希想过自杀,她羡慕别的女孩可以梳好看的辫子、穿漂亮的衣服上学,自己却剃了光头,穿着病号服留在医院。她甚至提到“等死”这个词。这让闫刚吃惊,他不会想到乐观的女孩竟如此厌世。
  幸好15岁的张希明白,前后三次住进医院的她,不是为自己而活着。“我是妈妈唯一的支柱,她不能没有我。所以我一定要活,还要活得很健康、很快乐。”
  求生欲无法阻止病情发展。经历了两次手术的张希,小脑胶质瘤再次复发,侵及颅骨,成为高级别胶质瘤,恶性度高,无法完全切除,只能采取保守治疗,预计生存期只有半年。
  知道这一结果的母女俩有着不同的表现。张希微微一笑后,撇过头去流泪。母亲则跪在地上,求医生再救救她的女儿。
  最后,张希扶起母亲,擦去母亲脸上的泪水,告诉妈妈:“我们回家吧。我想和你一起,一直到最后。”
  母女相拥离开。
  “病人对生命的巨大留恋,亲人对逝者的无限不舍,医护人员的同情与遗憾,是情感让死亡不再那么寒冷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副主任苏小卫,在读完这本书后感慨。
技术的冰冷包裹医生对病人的情感
  临床医生口中鲜活的生命、复杂纠结的感情,若不是此次集中表达,患者和家属可能永远都无法了解。
  在很多人眼里,冰冷的仪器、冰凉的液体,甚至是医生平静的表情,让医院变成一个冷冰冰的地方。而患者忐忑的心情,家属着急无奈的神情,在患者病情宣告不治的那一刻,化作悲痛甚至愤恨。
  医患关系的冲突,仿佛就发生在这一刹那:“你们就不能再想想办法吗?”“对不起,我们真的已经无能为力。”
  患者家属的大声质问和医生“不近人情”般的劝说,常常是两种对立。北京肿瘤医院医生严雷(化名)就经历了这一切。
  成为严雷的病人时,15岁的王宇(化名)已经从骨肉瘤转移为肺部肿瘤。
  虽然经过了长达四年的治疗过程,王宇的病情却越来越糟。严雷意识到,即使自己倾尽全力,继续为王宇治疗下去,也可能只够延长他几个月的生命。而且治疗后期,王宇会更加痛苦,王宇的家庭也会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严雷劝王宇的父母“量力而行”。王宇的父母却极为坚持,他们就这一个儿子,咬牙也要治到底。
  几个月后,王宇出现了胸水,先是淡黄色清亮的,随后变成血性的,越来越多。严雷意识到,这是病情进入终末期的讯号。
  王宇的母亲反复问,到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严雷说,他们医院长年满床,许多和王宇一样的病人无法住院,只能排队等着。扛着床位周期指标的医院,不可能让终末期肿瘤病人在化疗期间一直住院。
  于是,他只能反复劝说王宇的父母,建议他们先出院,需要治疗的时候再住进来。
  劝说次数的增多,让王宇的母亲由开始的理解变成了之后的愤怒。“你们凭什么赶我们走,我们又不欠钱!”她有时又痛苦哀求,“求求你们,我们回去没有医院收。”
  严雷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她,但也清楚:到肿瘤终末期,医生能做的已经很少了。
  直到王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母亲依然坚持要求医生把儿子转到ICU病房,不惜一切去抢救。ICU的医生再次跟她解释,抢救已经没有意义。她难以接受,在楼道里放声大哭。事后,王宇的母亲与严雷和医院非常敌对,认为他们劝儿子出院,没有给予他们家庭足够的人道关怀和不遗余力的抢救。
  “技术、技术的理性和冷漠,使得本来作为‘人学’的医学、本来作为‘人医’的医生,越来越缺少温暖。”在7月31日的座谈会上,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指出,由于技术冰冷的一面,当今的许多医生,把作为‘人’原有对病人的情感、心中的温暖包裹起来。
  韩启德也说,一个多世纪以来,医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乃至医学工作者们常常忘记医学从何处出发,要到何处去。当今“技术至上”流行,“使得
我们的医者常常忘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弥合技术
与人性的鸿沟

  叙事医学,被医学界看作改善医患关系的新途径。
  这一概念,在200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的临床医学教授丽塔·卡蓉提出,倡导医生或患者把医疗过程中、正规病历以外的细枝末节、心理过程乃至家属的感受都记载下来,使临床医学更富有人性、更充满温情,从而有助于对患者治疗,弥合技术与人性的鸿沟。
  “叙事医学所关注的重点是‘人’,使我们医生还原为‘人’而不是技术、仪器的执行者;也使患者还原为‘人’而不是病的载体。”北京军区总医院著名肿瘤专家刘端祺说,它可以把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还原为一个共同和疾病作斗争的战友和人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双方。
  近年来,韩启德一直致力于推广叙事医学,除了围绕该话题组织各种座谈会以外,他还在自己任职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尝试进行实践。
  韩启德说,他正在尝试这种改变。“我们医学部八年制的学生,最后都要在标准病历之外,写出一个平行病历。”在这本病历上,学生将书写病患的故事以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的病史是由三本病史写成的:生物学病史、心理学病史和社会学病史。”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心理专家唐丽丽说,而目前医生每天写的只是生物学病史,只有加入了后两个部分,患者病史才能完整。
  其实,这正是患者所需要的。唐丽丽记得,刘端祺教授的一位病人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是一颗会喘气的瘤子。
  实际上,叙事医学一直强调的是沟通。“讲医患沟通有三个层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张大庆说,除了医生个体与患者个体的沟通、医生群体和患者家属群体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医学界与公众的沟通。
  据张大庆介绍,美国不少医疗剧的支持者是美国医学会。“医疗剧就是让老百姓更好地理解医学。”张大庆说。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医学会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公众传达医学观念,让公众了解医学技术的同时,也了解医学救治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此前在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工作的王仲,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了“协和急诊故事”系列文章,讲述他在工作期间所见所闻的感人故事。
  “故事的背后就是观点,而我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想说的话,就是想让公众理解生命的有限性和医学的局限性,也让医生了解患者家属的需求和患者情感的寄托。”王仲说,只有这几个群体走近以后,才可能有真正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生还应该是公众健康的教育者和社会活动家。”韩启德说,这是理想状态下对医生的要求,“我们做得还不够,也希望广大同仁更加努力。”
  在韩启德看来,旨在促进医患之间相互了解的医学叙事,其根本在于医学人文的回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01版:重点
 A02版:评论
 A03版:评论
 A04版:壹读
 A05版:壹读
 A06版:身边
 A07版:身边
 A08版:身边
 A09版:身边
 A10版:身边
 A11版:身边·日子
 A15版:国事·财经
 A16版:齐鲁·财金
 A17版:娱体
 A18版:文娱
 A19版:娱体·运动
 A20版:娱体·运动
 A21版:娱体·运动
 A22版:娱体·体彩
 A23版:天下
 A24版:天下
 B01版:深读
 B03版:深读·特稿
 B05版:青未了
 B06版:青未了·写作
 B08版:读者
 C01版:今日济南
 C02版:今日济南·剪子巷
 C03版:今日济南·抢眼
 C04版:今日济南·抢眼
 C06版:今日济南·精读
 C07版:精读
 C08版:今日济南·都会
 C09版:今日济南·都会·公益
 C13版:齐鲁鉴赏
 C14版:齐鲁鉴赏
 C15版:齐鲁鉴赏
 C16版:齐鲁鉴赏
 H01版:今日运河
 H02版:今日运河·资讯
 H03版:今日运河·事件
 H04版:今日运河·求证
 H07版:今日运河·2110110
 H08版:今日运河·城事
 H09版:今日运河·运河金融
 H10版:今日运河·运河金融
 H11版:今日运河·城事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话题
 J03版:今日烟台·综合
 J04版:今日烟台·焦点
 J05版:今日烟台·24小时
 J06版:今日烟台·民生
 J07版:今日烟台·读者
 J08版:今日烟台·读者
 J09版:今日烟台·读者
 J10版:今日烟台·读者
 J11版:今日烟台·便民
 J12版:今日烟台·便民
 J13版:今日烟台·人物
 J14版:今日烟台·商界
 J15版:今日烟台·人文
 J16版:今日烟台·星座
 K01版:今日潍坊
 K02版:今日潍坊·今参考
 K03版:今日潍坊·调查
 K04版:今日潍坊·重点
 K06版:今日潍坊·社会
 K07版:今日潍坊·城事
 K08版:今日潍坊·关注
 L01版:今日聊城
 L02版:今日聊城·资讯
 l03版:今日聊城·关注
 l04版:今日聊城·互动
 l05版:今日聊城·数码
 l06版:今日聊城·综合
 l07版:今日聊城·互动
 l08版:今日聊城·互动
 N01版:今日德州
 N02版:今日德州·主打
 N03版:今日德州·抢鲜看
 N04版:今日德州
 N05版:今日德州·车界
 N06版:今日德州·城中事
 N07版:今日德州·互动
 N08版:今日德州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重点
 P03版:今日菏泽·综合
 P0405版:今日菏泽·关注
 P06版:今日菏泽·社会
 P07版:今日菏泽·资讯
 P08版:今日菏泽·活动
 Q01版:今日青岛
 Q02版:今日青岛·聚焦
 Q03版:今日青岛·民生
 Q04版:今日青岛·“烤”验
 Q05版:今日青岛·关注
 Q06版:今日青岛·热线
 Q07版:今日青岛·互动
 Q08版:今日青岛·西海岸新闻
 Q09版:今日青岛·青岛财金
 R01版:今日日照
 R02版:今日日照·身边·城事
 R03版:今日日照·身边·关注
 R04版:今日日照·身边·互动
 R05版:今日日照·身边·社会
 R06版:今日日照·身边·房产
 R07版:今日日照·身边·专版
 R08版:今日日照·身边·消费
 S01版:今日泰山
 S02版:今日泰山·大观峰
 S03版:今日泰山·城中事
 S04版:今日泰山·城中事
 S05版:今日泰山·跑社区
 S06版:今日泰山·新闻眼
 S07版:今日泰山·跑社区
 S08版:今日泰山·健康365
 U01版:今日滨州
 U02版:今日滨州·要闻
 U03版:今日滨州·综合
 U05版:今日滨州·新惠民
 U06版:今日滨州·新惠民
 U07版:今日滨州·读城
 U08版:今日滨州·书画专刊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热线
 W03版:今日威海·城事
 W04版:今日威海·互动
 W05版:今日威海·互动
 W06版:今日威海·城事
 W07版:今日威海·社会
 y01版:今日淄博
 y02版:主打
 y03版:主打
 Y04版:城事
 Y05版:城事
 Y06版:城事
 Y07版:健康周刊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今日枣庄·城事
 Z03版:今日枣庄·民生
 Z04版:今日枣庄·聚焦
 Z05版:今日枣庄·拍客
 Z06版:今日枣庄·热线
 Z07版:今日枣庄·滕州新闻
 Z08版:今日枣庄·营销秀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