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城广场南侧慢行一体改造搁浅 |
人行道开始改造,公交港湾拉直为快速公交预留空间 | |
- 2013年08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泉城广场附近的公交港湾已经开始改造,但慢行一体计划搁浅。 本报记者 王光营 摄 | | 泉城广场南侧人行道将改造。本报记者 王光营 摄 |
|
作为第一批自行车与步行交通系统示范城市,省城正在打造慢行一体系统,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合并。记者7日获悉,泺源大街泉城广场南侧慢行一体改造搁浅。对于慢行一体改造,不少市民担心侵占慢行空间,专家建议完善慢行系统标准,打造慢行综合系统。 本报记者 王光营 实习生 王晓宇 人行道改造,不涉及慢行一体 作为省城中心城区的一条主干道,泺源大街承担着疏散东西交通的功能。为了优化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周边的交通,市政部门对省府东西街、经七路泺源大街交通进行优化。其中,根据济南市市政部门的计划,泺源大街泉城广场南侧将进行慢行一体改造,为市民出行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为此,市政部门先期进行了招标等工作。 “目前我们取消了这个计划,整个工程由泉城广场管理处负责。”济南市市政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泉城广场管理处之前就做了维修计划,市政负责的改造计划已经取消。泉城广场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对泺源大街泉城广场南侧人行道的改造,广场管理处早就做了计划,今年通过了审批,资金已到位,整个改造工程由泉城广场管理处负责。 据介绍,泉城广场南侧人行道是1999年随着泉城广场一起启用的,至今未进行过大的修整。由于修建时间已久、车辆碾压、树根拱起等原因,路沿石以及铺路方砖破损严重,部分路段存在沉降情况,路面高低不平。 “我们只是对人行道路面进行修整,不涉及慢行一体改造。”据介绍,在泉城广场的维修计划中,并不包括对泉城广场南侧道路进行慢行一体改造,这也预示着此路段慢行一体改造将搁浅。 港湾拉直,为快速公交留空间 除了规划中的慢行一体,泺源大街还将对现有公交运营方式进行改造,未来将拿出一条快车道,增加大运量快速公交的运行。 7日,记者在泉城广场附近站牌看到,泺源大街南侧辅道正在进行施工。道路南侧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全部前移,公交港湾背后凸出的部分与道路将拉直,南侧辅道内的空间增加了不少。 据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济南市的快速路网规划,和平路改造完成后,将与泺源大街、经七路一起行驶BRT公交,泺源大街公交港湾改造也是为此做前期准备。 “公交港湾改造后,两侧辅道有可能改造成公交车专用道。”对此,现场有施工人员表示,公交港湾拉直后,多出来的一条副道将用来跑BRT。但市政部门表示,副道上跑公交车尚未确定,公交车道未来有可能设置在外侧快车道上。 “慢行一体,加上公交港湾改造,其实都在侵占市民的慢行空间。”市民王女士认为,原有的辅道除停放机动车,主要是供非机动车通行,如果两侧辅道跑公交,非机动车只能与人行道在一起,这也是规划中的慢行一体改造模式,但这样一来,行人的空间无疑就被挤占了。 慢行一体改造需要配套标准跟进 据了解,济南作为全国第一批自行车与步行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建设城市,已在文化东路、文化西路、玉兴路、黑西路等四条路段尝试。 “慢行一体改造是个很好的尝试,但效果没有预想中的好。”7日上午,家住文化西路的胡先生表示,文化西路的慢行一体,行人没有了专用道路,便挤占自行车道路,自行车又挤占快车道,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上下班高峰,还是堵得一塌糊涂。”而在趵突泉、大明湖等处,在快车道两侧修建的自行车专用道,也经常被机动车侵占。 据济南市市政设计部门人员介绍,慢行一体的本质是保障慢行交通权利,核心是以出行产生点、出行吸引点、轨道交通换乘点为中心,建设高品质的慢行圈。在规划中,慢行一体需要以城市道路为依托,建立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的非机动车道,提高公交的停车换乘比例。 “对照这个标准,城区内建设的慢行一体还有完善的空间。”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慢行一体系统只是个起步,即使是市政和交警部门,对此交通方式也没有一个统一、适用的标准。 据悉,除了受空间所限,省城在协调城市道路系统、慢行交通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上还没有形成好的模式,交通组织优化、管理与控制、信号控制、标识系统、停车管理等尚需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