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到位,赴升学宴、随份子钱让市民很无奈 |
“升学份子钱,今年掏了近三千” |
| |
- 2013年08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8月14日讯(见习记者 徐莹) 8月,很多高考考生都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本是值得祝贺的事情,可随之而来的“赴升学宴随份子钱”却让很多市民高兴不起来。 家住口镇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她已经随了4、5份份子钱了,每个都是200块钱。王女士说:“今年都是邻居的孩子考上大学,人家邀请我,咱也不能空手去。我们都是农村人,喜欢热闹。有了这样的聚会,邻居们可以增加感情。”与王女士的豁达相比,陈先生面对份子钱感觉有点吃不消:“我的妻子没有工作,家里就我一人赚钱,每月工资3000块钱。这个月5个朋友同事的孩子考上大学,每个人给了200元,还有侄子考上山东师范大学,我这当叔叔的很高兴,当做鼓励又给了他800元。这才月中,工资出去一半了。剩下半个月肯定得节省一点了。”陈先生计算着家庭的收支帐。刚刚大学毕业的小郭告诉记者:“我家今年光升学的份子钱就给出接近3000元了,昨天我还听到我妈说还有好几场升学宴等着她呢。我跟我姐是双胞胎,当初上大学的时候别人给了双份钱,我爸我妈给别家孩子的钱自然也多。今年的份子钱给了2份400元,还有2个1000元的红包送给我的表弟和爸妈好朋友的孩子。” 虽然每个人谈起“份子钱”都是一脸的无奈,但是面对记者提出的“有没有想过不再给份子钱”的问题,几位受访者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陈先生说:“咱这社会讲究的就是礼尚往来,当初我闺女上大学的时候,亲朋好友也是给了份子钱。现如今到了别人家孩子上大学,我肯定会高兴地去祝贺,份子钱必不可少。如果给少了还显得咱小气沾便宜呢。”在莱钢工作的亓先生告诉记者:“当初我家有喜事,人家也随了礼,现如今朋友孩子考上大学,我肯定得多给一点再还回去。” 记者采访了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教授蔡勤禹,“我在街上看到不少酒店贴出升学宴、谢师宴的招牌,可见现在这样的活动还是很火爆。”蔡教授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面子社会。通过升学宴这样的形式可以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和感情,中国社会有一个个复杂的关系网,如果不给份子钱就会显得人情冷淡,但是如果只看重份子钱,升学宴就会逐渐势力化,就会变味。在蔡教授看来,如果是亲友之间给份子钱,多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对他们努力学习的支持和肯定。但是如果单位上下级之间、合作关系中以庆祝方式设宴,很容易将份子钱变成商业利益,给了一些人变相行贿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