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4日讯(记者 吕修全 许君丽 实习生 于建美) 9日,本报小记者体验活动受邀走进鲸园办事处北山社区,与社区巧手们学做巧果,感受七夕氛围。11日上午,本报小记者体验做巧果活动又走进环翠楼办事处布谷夼社区。 13日,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而七夕节做巧果是胶东地区的传统民俗习惯。9日上午,鲸园办事处北山、东山、万福及码头社区居委会七夕节齐鲁晚报小记者体验活动在北山社区计生协会活动室正式开展。 社区里热情的巧手阿姨们早已准备好面团、巧果模子等候着孩子们。小记者们迫不及待地洗了手帮忙揉面,随行的小记者妈妈们也上前动手学习。社区巧手们首先将面团和各色食用染料揉在一起,一团团色彩斑斓的面团便呈现在大家面前。小记者林明燕在家里就帮妈妈揉过面,她揉的面团又快又好。 用巧果模子印巧果时,心急的小记者们都遭遇了难题,面团塞进模子中后,不能顺利地“磕”出来。“得先在模子里撒些干面粉才好。”有了巧手阿姨们的提醒,小记者们很快就“磕”出漂亮的巧果来。 一旁的社区工作人员还准备好了3个电饼铛,一锅锅的巧果很快便烙熟了。阵阵香气不断勾引着小记者们,将全部面团做好巧果后,大家都围着电饼铛,开始品尝新鲜出炉的巧果来。 据小记者家长宋女士回忆,她小时候每年七夕节都会吃到妈妈做的巧果,但现在自己工作比较忙,也没人教,“早已经不会做巧果了”。而社区工作人员邀请小记者们走进社区学做巧果,就是想让胶东面塑技艺回归传统,传承给下一代。 11日上午,本报小记者体验活动又走进环翠楼办事处布谷夼社区。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七夕节,社区工作人员首先为孩子们讲了七夕节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和节日的美好寓意,之后便开始教小记者们做巧果。 连日来,环翠楼办事处同德、西门、塔中、海城、峰泉、杏花村、南山、大众、红光等社区以及竹岛办事处开园、山海、海天、观海、竹岛路、同心路、青岛路等社区也举办了类似的活动,社区居民同乐,感受浪漫七夕。 亲手做的巧果香喷喷 11日,我参加了齐鲁晚报在布谷夼社区组织的小记者学做巧果的活动。刚到活动地点,我就看见社区的奶奶和阿姨们正在揉面,然后用模子压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五颜六色的面就像橡皮泥一样,真好看呀! 在奶奶和阿姨们指导下,我也加入到做巧果的队伍中,因为天气很热,不一会儿我就挥汗如雨,汗流浃背。不过,我还是埋头苦干坚持到最后,直到把最后一块面也做成小巧果才停了下来。这时,头一批开始烙的巧果已经香喷喷的出炉了。 参加这次活动我很开心,不仅吃到了自己亲手做的巧果,也让我感受到香喷喷的巧果并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做出来的。通过这次活动,我也知道了,原来做一顿饭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以后我会常常帮助爸爸妈妈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活动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串巧果,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统一路小学 姜雨辰 巧果好做又好吃 作为齐鲁晚报的资深小记者,我习惯于在每天的齐鲁晚报中搜寻可以参加的有趣活动。这不,周四的报纸上我看到了又去做巧果的活动。“巧果是什么呀?”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告诉我:“巧果就是咱们胶东地区心灵手巧的妈妈们,在七月初七七夕节给孩子们做的一种小点心。”啊!原来是吃的呀!这既好吃又好玩的活动我可不想错过,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给我报了名。 周五早晨,我第一个来到了北山社区。一进社区,热情的阿姨们便拿着形态各异的一些木制模子让我看,并告诉我这些模子就是做巧果的工具。我好奇的接过模子仔细地端详起来,发现上面刻有莲子、寿桃、灯笼、树叶等好多好看的图案。 小朋友们很快都到齐了,阿姨们让我们洗净小手,坐在案桌前,把提前和好的面分发给我们。由于是第一次做巧果,心里七上八下的惟恐做不好,我先拿了块面小心翼翼的按进模子里,结果发现面太多了,模子里放不下,我又试着掐了一点面下来,哈哈,这样正好。 当我要把模子里的巧果卡出来的时候,却怎么也卡不出来了,我急忙向阿姨请教。阿姨说:“这可是做巧果的关键步骤,先要在模子里均匀的撒上一点干面,然后再把面团放进模子里卡出来。”我试了试,嘿,这样还真不错,既不能粘在模子上卡不下来,图案又清晰可辨。我越做越熟练,越做越觉得好玩,看着这些小巧玲珑五颜六色的巧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正在这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哇,原来是阿姨把巧果烙熟了,惹得我这个小馋猫赶紧放下手中的模子跑到锅前,也顾不上烫手,拿起巧果一下子就塞到了嘴里,虽然被烫得呲牙咧嘴,但吃着自己第一次做的香喷喷的巧果心里感到美滋滋的。
蒿泊小学 吕政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