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用12年从打工仔当上老板 |
张刘锋告诫自己,年轻人就应该有冲劲 | |
- 2013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  | 烟台市洛蒙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刘锋 |
|
创业启蒙 成功是不能复制的,但是可以模仿和借鉴,本栏目讲述创业中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如果您愿意将创业经验和大家分享,可以发送信息到电子邮箱yantaicaijing@126.com联系我们。 本报记者 尹海涛
“年轻人就该有冲劲。”这是烟台市洛蒙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刘锋和厂里的工人坐在一起聊天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相信这句朴实的话是他发自肺腑的,是对自己创业以来的所思所想和感悟。 >>不断摸索找到心仪工作 1992年,14岁的张刘锋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了,只好离家打工,这对一个14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残忍的。身体弱小的张刘锋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家河南的一个建筑工地做小工,工作辛苦不说,报酬也少得可怜。 “农村出来的孩子就是能吃苦。”张刘锋说,不使劲干就得挨饿,所以为了吃上口饭,只能咬牙坚持。第二年张刘锋辗转来到山西做了一年装卸工,工作强度更大,但是他一直坚持。正是这两年的打工,磨砺出了张刘锋吃苦耐劳的性格。 那时候张刘锋依然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于是开始不停地换工作,试图找一份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三四年来张刘锋去威海打过渔,去服装厂、电子厂、渔具厂工作过,还自己做生意卖过麻花,并不是张刘锋不能坚持,只是他觉得并不适合这些工作。 多少个挨冻的夜晚,无数个饥肠辘辘,张刘锋自己也数不清,虽然没有挣到一分钱,但是换来的是张刘锋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这对张刘锋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或许当时年少的张刘锋并不这么觉得。 这些年来的打拼,让张刘锋有了自己的人脉。一个偶然机会,张刘锋遇到一个做防水工程的朋友,于是做起了防水材料的生意,张刘锋觉得这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我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了!”张刘锋兴奋地告诉自己。 >>历经挫折贵在坚持 一开始,张刘锋陆续跟着好几个老板做过防水工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不能长久,而且总是这样漂来漂去的日子,让张刘锋觉得讨厌。“当时心里老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于是脑子里兴起了自己干的念头。”张刘锋告诉记者,他和朋友合伙干起了防水工程。 1998年,张刘锋带着自己仅有的3000元积蓄,和朋友来到烟台,立志要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干了大半年效果不理想,身上的积蓄已经花光,朋友放弃,张刘锋却没有放弃,于是在一家洗车公司打工,虽然没有工资,但是管饭,这对于身无分文的张刘锋来说已经是求之不得。 张刘锋一边打工,一边找建筑公司揽防水工程的活干。正是张刘锋的执着和坚持,让他终于遇到了他事业中最重要的人,一位从事生产防水材料的技术员。张刘锋帮这位技术员卖防水材料配方,做出第一单业务后,本来自己应得的3000元提成,这位技术员并没兑现,而是把生产防水材料的配方给了他,恰恰是这个配方,成为他以后成立自己的公司最珍贵的一笔财富。那时的张刘锋才刚过20岁。 “用这个配方,5年时间让我终于攒够人生的第一笔创业资金。”张刘锋说。2004年,凭着这份配方经过自己的研究、开发,张刘锋终于创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防水材料公司——烟台市洛蒙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年轻人就应该有冲劲” 据张刘锋回忆说,刚起步的时候,他在外面跑客户,开发市场,他的爱人则在家负责生产防水材料,无论多累多苦多难,他们还是把公司一步一步经营了起来,并且做得有声有色。 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由一开始的50万元注册资金发展到2000万元,厂房面积扩至15000平米,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每年营业额6286多万元,成为了一家生产、销售、施工于一体的专业化的高科技企业。 从一个14岁打工仔,到如今36岁的张刘锋已是一家公司总经理,其成功或许不能复制,但其不安于现状,敢于拼搏的冲劲值得正在创业的年轻人学习和借鉴。 谈起自己的成功,张刘锋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抓住了一些机遇。“但是我吃的苦,常人难以想到,可以这么说,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和努力过的人。”张刘锋告诉记者,这些年的打拼,让他学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抱怨,学会忍耐,认准一条道路,把它当成事业来做,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张刘锋最后说:“最重要的是年轻人应该有冲劲,不要满足于自我和安于现状,虽然我现在已经业有所成,但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年轻时的冲劲我不能舍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