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清楚学校有一天会不会消失” |
全校仅剩19个孩子,60岁的他还没想过离开课堂的生活 | |
- 2013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60岁的宋法章在课堂上检查学生背课文。 | | 两名学生是张为学继续坚持的理由。 本报记者 张中 摄 |
|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郭延冉 王浩奇 等到年底,60岁的宋法章就要退休了。 在莱芜市茶业口镇中茶业小学,他一坚持就是38年,随着村里外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班上只剩下了8个孩子。 “不知道学校以后会不会消失,只尽我所能地传授给学生们一点知识吧。”宋法章说,陈旧的知识结构让他力不从心,当孩子们的音乐课只能通过放磁带来上时,他总会很无奈。所幸,孩子们一直用刻苦学习在回报他的这分坚守。
8个学生1个老师凑起最热闹的课堂 秋日的暖阳下,一条不足5米宽的水泥路蜿蜒着指向莱芜市茶业口镇的北部山村,农户新采摘的花椒、花生就晾在路边,一路上静悄悄的,几乎不见人影,偶尔才看到房顶上颠着簸箕的农妇……等到了中茶业小学,已经距离莱芜市区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城市的一切都与这儿无关了。 眼前是一所2009年刚刚改建的四合院,它承载着19名学生走出山村的梦想。正是上课时间,宋法章的三年级班上,传来一阵洪亮的读书声。 9岁的李子豪在完成标出课文《金色的草地》中生字词的任务后,开始按照课文后面的要求背诵其中的一段话:“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李子豪语速很快,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遍遍重复,记不住了停顿数秒后,迅速翻开课本看一眼,接着合上再背。 宋法章以惯有的威严说:“下节课要挨个检查背诵!”其他7名同学动作有些慢,还在费力地用铅笔一一画出课文里自己觉得难写的生字。 8名学生加1位教师,这个三年级教室是学校里最热闹的课堂。下课后,60岁的宋法章才跟记者介绍,学校一共就5位老师,自己年龄最长,最年轻的是校长王元国,但也都48岁了,自2008年将四、五年级并到上茶业小学后,学校只留下了一、二、三年级,现在一年级学生最少,仅4个孩子。
记生字背课文,只能延续传统教学 到今年12月,宋法章就要退休了,他见证了学校由盛到衰,也见证了整个村子的变迁。 从1976年参加教学,宋法章就再没有离开过。他说,上世纪80年代时,教师工资低,许多民办老师都转行了。他也曾动摇过,但面对村子里瞪着一双双充满求知渴望的大眼睛的孩子们时,他选择了坚持下来。 8名学生一个班,宋法章说,这是他从教近40年遇到的最小班级。近些年,班里的孩子越来越少。“一方面,生育高峰过后,村里的孩子少了;另一方面,村里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稳定一点后把孩子也带出去上学了。”宋法章说,以前学生多的时候,他的班上能有48个孩子。 学生数量锐减后,改建的教室显得宽敞了,课桌椅也换上了新的,但硬件投入仍有欠缺,教桌很老旧,也没有多媒体设备,教室里仅有的是一个摆着课外图书的书架子和几件简单的教辅工具。 此外,唯一不变的则是宋法章的授课方式。年纪大了,接触新事物很慢,再加上乡村里信息闭塞,他很难改变几十年来形成的陈旧教学模式:让学生标记生字词、背诵选句选段,宋法章不知道该如何创新教学,作为弥补,他只能尽全力把每一堂课都认真对待。 为了督促孩子们进步,他尽可能跟他们多交流,上课时不停地围着教室转悠,跟孩子们说话,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 “真希望多一些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来教村里孩子学习,多给他们传播新鲜事物。”宋法章语气诚恳,眼里则显露着些许无奈。
除了英语,其他课程自己一肩挑 与已经为数不多的学生在一起,宋法章更像是家长。 孩子们的父母大都在外打工或者忙农活,中午无暇回家,就早早备好午饭,把钥匙用毛线拴在孩子胸前。中午放学,孩子们回家自行吃饭,然后回到学校,铺开从家带来的被褥,在教室午休。这时,宋法章就要和其他老师轮流照看。 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学校里的这几张老面孔,而学校也多年没有引进年轻老师。57岁的李春德和李社德开学刚调过来,为的是接替年底退休的宋法章和另一位55岁的女教师,而他俩也一直在基层教学。 宋法章说,到他们这个年龄,教学越来越吃力,确切地说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因为是乡下小学,底子薄,教学就更不容有失,该开的课也是一定要开。 “音乐、美术、体育样样开,还有一些校本课程。可是,有的课我们真教不了,唱也不会,跳也跳不动了。”除了英语毫无基础没法去教,宋法章肩负了三年级语文、美术、音乐、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一天六节课,四五节都是他在上。他说,像音乐课,多数歌曲就只能给学生放磁带,跟着学生们边唱边教。“为了不让孩子们落下课程,想尽各种办法也得把课程开全,硬着头皮也得教好啊。” 尽管师资状况堪忧,但孩子们却不负众望。在近四年八个学期的教学评比中,中茶业小学拿到了5次全镇第一,而中茶业村年年都出大学生,今年就考出了好几个,他们都经过宋法章的启蒙,这让他颇感欣慰,也让他在村里一直受人尊敬。 “站好最后一班岗吧。”宋法章还有些不舍,他还没想过离开课堂的生活,也不清楚学校会不会真有消失的一天。但今年,原本有12名学龄儿童,临开学,有8个都被打工的父母领到城里去了。 仅有两个学生 也要备好课 9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群山深处的只有两个学生、一个老师的济南章丘市曹范镇三王峪小学。 从1976年起,56岁的张为学已经在这儿陆续执教30年,“今年学校只有两个学生,算上我,也就3个人。”他说,学生最多时超过400人,但从上世纪90年代后,生源迅速下降。 两名学生:14岁的女孩张丽玥和13岁的男孩高腾,由于上学较晚,还停留在四年级。在张为学眼里,俩孩子有些腼腆,但都很好学。 “我喜欢美术,不过现在没有老师,不能上了。”张丽玥低头翻着书,小声说。 相比之下,高腾显得活泼些。他说自己跟不上课程,只能在村里读书。看着小北头村的小伙伴都去了镇上的中心小学,很羡慕。 尽管只有两个孩子,张为学备课却一丝不苟,办公桌堆满了备课本,有语文、数学,也有品德、音乐等,英语和体育难以胜任,就由其他学校的老师定期来教。 学校衰落了,但张为学认为总有孩子要留守村里。“离镇上40里山路,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到镇里上小学。” 张为学说,虽然今年没有新生入学,但他了解到明年有好几个孩子会来读学前班,后年就能读一年级。“只要有孩子上学,学校就不会被撤,教育资源要照顾交通不便的山区。” 下午2点,上课铃响起,张为学走进教室。检查完两个学生上一篇课文的掌握情况,张为学开始极力将这堂语文课讲得更精彩。 本报见习记者 许亚薇 本报记者 吴金彪 王兴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