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天宇 桑志朋 “最后一天了,这些脸盆、肥皂、衣架能甩就甩,只要不赔就行。”8日,山大(威海)2011级文化传播学院学生王佳杨说。山大(威海)9月6日、7日迎接大一新生报到,这三天,王佳杨向学校申请开设摊位,面向大一新生销售脸盆、肥皂、衣架、鞋刷等日常生活用品。首次摆摊的王佳杨称经验不足,战果不够“辉煌”,三天挣了2000余元,这对每月花销800元的他而言,能顶三个月的生活费。 摆三天摊,挣2000余元 9月6日、7日是山大(威海)迎接新生的日子,自6日—8日该校2011级文化传播学院学生王佳杨经过申请,在学校开设了摊位,主要面向大一新生销售脸盆、肥皂、衣架等日常生活用品。 8日是摆摊的最后一天,到处采购的新生人数明显减少。“最后一天,能甩就甩,只要不赔就可以。” 王佳杨说除去进货成本,他迎新三天赚了2000余元,他比较节俭,每月生活费800余元,算起来未来三个月生活费不用再靠家里了。 谈起摆摊的收入,文化传播学院2012级的曹雅婷说,她和两个室友摆的摊位较小,进货也少,只卖了两天,平均起来每天卖800元左右,赚了六七百元,每人可以分两百元左右。 在山大(威海)7、8号楼广场的商学院陈同学说,他的摊位地理位置比较好,规模也比较大,8号楼是新生宿舍,由于有着有利地势,迎新当天所有的商品全部脱手,卖了3000多元,净赚有一半多,当天晚上他和室友又连夜前去进货,三天赚了5000余元,每人可以分到1000余元。 摆摊三天,王佳杨感触颇多,“赚钱真是不易,以后肯定不会乱花钱”,这是他三天的第一份收获。“摆摊很累,不过的确锻炼了自己,这是我们将来走向社会的一次试炼,所受的苦都值得。” 晚上看摊“喂了一晚蚊子” 9月5日晚,是不少摆摊学生最忙碌的时间之一,因为没有仓库,大批商品只能露天摆放,需要专人看管。 王佳杨说,他和舍友当晚露宿校园内,只有一件凉席和两床棉被,“喂了一晚上蚊子”,这是他当晚的唯一印象。“九月的威海晚上已经很凉了,冻醒了好几次,更重要的是身边还有大量商品,不敢睡得太死,一晚上睡不了几个小时。”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晚,次日一早王佳杨就感冒了。 6日早上,王佳杨的小摊正式开张,经他介绍,这是他人生以来第一次做销售,“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了”、“学弟学妹,过来看看了,量多优惠啦……” 嗓音中带着几分嘶哑,他的室友徐创指着一盒还未开封的感冒药透露,王佳杨虽然感冒了,却顾不上吃药,白天推销货物,晚上照看货物,非常辛苦。王佳杨说,他每天晚上十二点以后睡觉,早上不到五点就起床整理商品,有时候甚至连饭都来不及吃,更不用说吃药了。 为了减轻王佳杨的负担,他的舍友全体出动,帮他照看商品,推销货物。 摆摊积累创业经验 三天的摆摊生活,王佳杨收获颇多,也让他萌生了继续摆摊的想法。“在学校摆摊有很大商机,学生们也比较好商量,经营起来简单,我准备在学校‘蒙牛商城’摆个长期摊位,以后赚钱了可以租个店面,毕业后就可以自己开店。”这是王佳杨对未来的规划。 王佳杨说,几乎所有摆摊的学生都是通过小商品批发市场进货的,学生事先列出货物清单,注明需要货物名称与数量,留下联系方式和地址,批发商会送货上门。 摆摊期间,如果货物没有卖完,批发商承诺可以原价退货,批发商陈先生表示:“大学生在校园卖东西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批发商把货物批发给学生可以赚钱,学生把商品再转手卖给新生,也可以从中赚钱,我们提供原价退货,这让很多学生摆脱了卖不完赔钱的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大胆购货。”王佳杨告诉记者,他进了5000元左右的商品,用他的话来说,“稳赚不赔,进得多,赚得多。” 谈起规划,王佳杨有自己的想法,“就以学生需要的生活用品为主,洗发露、肥皂、衣架等,等待积累一定经验,对学校市场进行细致考察,再决定进购其他商品。” 摆摊创业不易,选择需慎重 对于学生摆摊,来自山东的新生家长陈先生表示,大学生摆摊值得肯定,新生从学长这里购买商品还是比较放心的,不担心被“宰”,新生在宿舍楼下就可以买到所需的商品,方便便利。另外,摆摊也能成为对大学生的一种锻炼。 山大(威海)文化传播学院负责大学生就业的李老师表示,大学生摆摊,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上来说值得肯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立能力,当学生卖出商品时,也会收获成功的快乐,这远远大于学生金钱上的喜悦。 但是万事皆有两面性,大学生经验不足,对社会接触不够,进货时容易受骗,另外摆摊有可能让学生变得斤斤计较,不利于以后的成长。总之,大学生摆摊还是不错的,但是要慎重,因为摆摊不一定适合每个大学生,有时付出和收获是不成比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