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吉良 从上月底本月初开始,国内各大高校逐渐开始开学报到,又一拨新生揣着、背着“新式装备”入学。有媒体报道,大部分学生除去学费的各类消费均以1万为起步价,甚至有大学生还没去学校,购买数码产品就已花了近2万,加上学费、住宿费等轻松过4万;更有甚者能花掉父母4个月的工资。 大学入学季,对准大学生而言可谓“欢乐季”,而对家长而言却是喜忧参半的“烧钱季”。喜的是希望儿女们通过上大学,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忧的是“水涨船高”的准大学生消费水平,去年是“苹果三件套”走红,今年变成了“万元起步价”,让家长们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给孩子们“烧钱”。 有的孩子衣服非名牌不要、电子产品非品牌不买,有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孩子们的虚荣心造成的。其实,板子不能全打在孩子的身上,再看看我们的社会,“攀比风”、“奢侈风”甚行,物欲横流、金钱崇拜的“景观”随处可见,不能不说对孩子也有一定的影响。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已跃居全球之首,2011年,中国人在海外购买的高档商品消费达4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3000亿元。可怕的是国人钟爱奢侈品,并非真的有钱;可怕的是国人这种显摆陋习却传染给了下一代。 也许有的家长,并不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显摆,但信奉“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家长并不在少数。我相信大部分家长还是省吃俭用,不得以而为之或是表达对孩子的爱意,或是表达对孩子们的未来投资,以致“开学消费花掉家长四个月工资”的事例并不鲜见。但终归对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读书是准大学生的第一要务,炫耀的资本应该是成绩,而非手机、电脑、衣服等品牌。如果让大学入学季成“烧钱季”,无疑掏空了孩子们上大学的意义,异化了父爱母爱的本真。 为不让大学入学季成“烧钱季”,一要家长做一个好的示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拒绝孩子提出的过高物质要求;二要社会遏制“攀比风”、“奢侈风”,让社会消费行为重归理性,量力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