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时候我倒银行存钱,一个工作人员给介绍了一个业务,说是存一年会有不少利息,结果这一年时间到了,我想取钱给女儿交学费,却被银行的人告知,保险公司还没把返还,暂时还取不了,当时我就很纳闷,我不是在银行办的业务吗,怎么就和保险公司搅在一起了,现在女儿大学开学该走了,钱又取不出来,这不是蒙人嘛!”家住市中区的任女士告诉记者。 任女士介绍说,去年七月份自己到解放路的一家银行准备存点钱,到了银行大厅里等号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就跟自己说起一种存款项目,“穿有银行工作人员制服,又是在银行里面,他又刻意告知那种产品会有更高额的利润,这一系列的包装下来,我就相信了他的话,存了这份钱。从头到尾我就没有听到过他说保险这个词。” 类似于任女士这种银行存钱成保险的事件,本报早在2012年5月就有过报道,不少市民曾反映存款被忽悠成保险,而对于保险工作人员,身穿银行工作人员制服,向储户推销保险的问题更不是很了解。为了了解为什么存款成保险实情,记者就来到任女士所说的那家保险公司,一位接待的负责人表示,保险公司业务员推销在各行业都会有任务,顾客买不买公司名下的保险项目,都是完全自愿的,并且任女士已经签过协议,事情又已经过去一年,追责时并不好确认当时办理业务的情况,他们只能是尽快将任女士所存放的钱打到位,让她尽快办理取款手续。 本版稿件撰写 本报见习记者 韩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