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名校长将要摘官帽 |
青岛推校长职级制,共分四级十档,首批校长职级将于近期公布 | |
- 2013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制图:杨帅 |
|
本报9月11日讯(记者 李珍梅) 告别处级、副处级、科级官衔,代之以特级、高级、中级、初级校长职级,青岛中小学校长职级改革箭在弦上,首批35所局属学校的48名校长将率先摘官帽,新的职级将于近期正式公布。 “能不能通过评议制度对学校建立长期监督,对任课老师、校长进行评价,提升教学水平。”11日,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王金生做客行风在线时,一位家长建议。王金生很赞同这位家长的建议,他说,为更好、更客观地评价学校和老师,市教育局今年开始推行校长职级制。对学校的校长、校领导的评价,已经开始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征求学生、家长包括老师的意见,而且这个面是很广的。从初步做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评价是公正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今年1月,青岛宣布将在今年实行校长职级制试点,健全校长选聘、任期交流、待遇保障等配套管理制度,为实现教育家办学创设条件。校长职级制改革并非一下子全面铺开,而是选择市教育局局属学校和崂山区开始试点。11日,记者采访获悉,局属学校校长职级评审已经结束,将于近期公布结果。评审包括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评价,学校之间互评,校长专业水平答辩等。每项评审结果将按照比例转换成分数,总分100分,最后综合所得分数,定校长的职级,分为特级校长、高级校长、中级校长、初级校长。 据介绍,首批试点校长职级改革涉及35个局属单位,包括幼儿园、中学等,涉及党政一把手如校长、书记、园长等48人。此外还有中层以上干部。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学校现任干部的行政级别“冻结”在档案里。新任干部不再套用行政级别,按有关规定、程序选拔。新设立的中小学机构不再确定机构规格。 相关链接 他山之石 潍坊是全省乃至全国率先进行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城市。1999年,潍坊市在高密试点校长职级制,到2004年底,职级制在潍坊市全面推行。青岛此次改革结合青岛实际进行,同时也借鉴了潍坊等城市的成熟经验。 潍坊的主要措施有取消中小学校行政级别,由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现任校长的行政级别继续保留,实行档案管理。新任校长不再套用行政级别,全部实行竞争上岗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由教育行政部门聘任。副校长一般由校长提名,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由学校聘任。 实行基于业绩的校长职级认定制度。校长职级分小学、初中和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三个系列,每个系列分为4级6等,即:特级校长、高级校长(分一、二等)、中级校长(分一、二等)、初级校长(分一、二等)。校长职级实行评级晋等动态管理制度,在经济上,根据校长的业绩情况,并适当考虑任职年限、学校规模、学校层次类别,为校长发放职级工资,有关经费由各县(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保障。 实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度和校长流动制度。中小学校长一般每个任期四年,同一校长在同一所学校最多不得超过两个任期,公认的优秀校长退休时可继续聘任,鼓励校长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任职。 延伸调查 背 景 校长“婆婆”多,教育管理难 青岛校长职级制改革正式启动,意味着青岛众多校长们的“官帽子”就被摘掉,退出行政序列,划分出不同的职级。推行这一改革,有其背景原因。 由于不同学校的校长有不同的行政级别,从而出现了同是校长,其选拔任用管理权限分别归属组织、人社和教育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部门选拔干部,就会产生不同的选拔侧重点,选拔标准不尽相同。校长有序流动遇到“门槛”。由于校长级别、管辖权不同,优秀的低级别校长与水平较差的高级别校长,不同级别的校长难以做到及时调整和定期流动,对教育管理造成了较大限制。 随着青岛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海、北京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用比较好的环境和待遇做条件,先后吸引一些青岛优秀校长“跳槽”,降低了各区市努力培养优秀校长的积极性。 同时,校长离任年龄存在“一刀切”。由于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存在校长按级别不同到一定年龄“退二线”的做法,甚至有的区市校长刚过50岁,按照行政干部的管理规定,就需要提前离开工作岗位“离岗待退”,而这个年龄段,往往是一个校长厚积薄发、事业出彩的“黄金时期”,过早离岗,显然与教育型校长的培养不相适应。 新 政 校长职级拟推四级十档 取消行政级别后,对校长如何管理?市教育局先后起草制定18个文件,20项制度规定,实现了校长管理制度的重要突破。 首先规范校长选拔任用制度。青岛先后制定了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选拔管理办法,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校长选拔采用民主推荐和公开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确保选拔公开、制度规范、程序透明。 建立完善社会参与的校长办学满意度评价制度。青岛校长职级分为四级十档:特级校长、高级校长(一、二、三档)、中级校长(一、二、三档)、初级校长(一、二、三档)。在职级认定上,广泛纳入社会满意度指标,建立了教职工评议、学生评议、家长评议、同行评议等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外部评价机制。教职工评议人数不得低于学校教职工的90%。每所学校参加学生评议、家长评议的人数均在100人以上。家长评议依托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以电话随访形式组织,学生评议则按等距抽样原则随机抽取学生;同行评议以学校之间互评方式进行。 通过改革,赋予校长教师聘任、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和空间;同时建立社会参与的办学满意度评价制度、教育工作巡查制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及校长问责制度等,在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 变 化 高级以上校长可延迟退休 结合青岛实际,借鉴了别的城市的经验。青岛的校长职级改革取消中小学校干部的行政级别,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教育干部;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试用期制度、教育管理后备人才制度,采取公开竞争上岗和民主推荐等方式,扩大校长选人渠道,完善校长选聘制度;按照校长专业化要求,建立特级、高级、中级、初级校长的职级管理制度;建立校长定期交流制度,鼓励校长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青岛制定了校长延迟离岗和退休政策。规定高级校长离岗不得低于55周岁,其中特别优秀的校长工作可突破退休年龄,延长校长的事业周期。提高校长的岗位待遇。在原待遇不变的前提下,最低可获得同级教师工资收入的30%作为能绩工资,职级越高,能绩工资也相应提高。同时简政放权,扩大校长办学自主权,加快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