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个简单词语需要好几个月 |
本报记者探访孤独症儿童群体,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 | |
- 2013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家长们带着孩子,跟随老师进行康复训练。 |
|
文/片 本报记者 徐艳 有人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虽然一样天真烂漫,但他们却生活在自己勾画的世界里,不愿与人交流,也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去普通学校上学、嬉戏。他们是自闭症患者——一群孤独的孩子。 9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枣庄路上的一家孤独症康复中心,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 家长怕别人问起 为啥孩子还没上学 9月7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枣庄路一家康复中心时,8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正在教室内进行康复训练。房间不大,墙壁上喷涂着五颜六色的各式俏皮的人物,让人一看就猜到这是孩子们的课堂。 康复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这堂课叫音乐律动课,家长辅助着孩子,一起跟着老师和音乐的节奏,边唱边模仿着做动作,以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 上课的孩子们多在3到6岁之间,活泼可爱的小模样乍看上去和其他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孩子咿呀说话,吐字不清,让人难以捉摸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的动作也较常人有些迟缓。 很多家长表示不希望别人知道孩子患有自闭症。“我家孩子都8岁了,每次有人问我为什么不送孩子去上学,我内心就会涌上一股莫名的伤痛。”一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这样告诉记者。 学一个简单词语 需几个月甚至一年 强强是一名5岁的男孩,胖嘟嘟的脸让人看着忍不住想捏一把,十分惹人喜爱。“强强快叫阿姨。”强强的妈妈说。“阿--姨。”强强慢吞吞地吐出了这两个字。康复中心的老师介绍,这些简单的称呼,对于常人来说,能张口即来,但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这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学会。“以前我说话他根本听不懂,也没有任何反应,但现在简单的指令他基本上都能明白了。”刚陪强强上完30分钟音乐律动课的强强妈妈,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孩子现在康复得越来越好,她的脸上一直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康复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抗拒亲密接触是自闭症儿童的普遍特征,因此自闭症也称孤独症,至今病因尚不明确。 这名老师还介绍,自闭症儿童不聋,却很容易对旁人的话充耳不闻;不盲,却很容易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这些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尽管很残酷,但康复中心的老师们还是常常忠告家长,自闭症是终身的,没有药物可以根治,主要干预途径是康复和教育。因此,家长必须学会接受现实,陪伴孩子一路走下去。 为能专心照顾孩子 有的家长毅然辞职 有的家长为了能专心照顾孩子,辞掉原本优越的工作成了全职妈妈。曾在日照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厉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32岁的厉女士在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后,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孩子不愿意与人交流,经常单独待在角落里,怀疑孩子可能有自闭症。到青岛的医院检查确诊后,我就觉得天都塌下来了。” 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厉女士毅然辞掉了工作。“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他们的思想你永远也摸不透,因为他们对任何东西都没有识别和判断能力,所以需要家长时刻注意,防止孩子磕着碰着。”厉女士说,“别说像其他妈妈那样出门打扮一番了,有时我们连洗脸的时间都没有。” 但对于这些厉女士却从未埋怨过,她告诉记者,虽然她知道儿子永远不可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工作,但她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每天都能看到孩子的进步,最起码以后能自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