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0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几个月前,南村镇大西头社区的居民刚刚搬进了用自家宅基地换购的新房中。 | | 南村镇的新建项目拔地而起。 |
|
文/片 本报记者 刘腾腾 从住平房瓦屋到住进社区里近百平米的楼房,从在家种地到去园区上班,小城市试点改革后,平度市南村镇村民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在悄然改变着,曾经的小城镇将发展为集旅游度假、商贸物流、加工制造为一体的现代化小城市,南村镇居民的日子,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看着就追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A 新生活 生活在社区工作在园区 13万村民摇身一变成市民 10日,记者乘车从青岛市区来到平度南村镇,这个面积有312平方公里、人口13万人的小镇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整洁的马路沿途接连不断地闪过一家家企业工厂和很多正在开工建设的项目,一排排整齐的新建住宅楼仿佛在告诉所有经过此地的人们:这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小城镇。 南村镇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住在这里的村民们乐开了怀。今年50岁的姜翠芳嫁到南村镇大西头村已经30年了,她和丈夫靠务农为生。几个月前,住了大半辈子平房的她刚刚以农村宅基地换购了镇里的新房,搬进了位于大西头社区的新家。姜翠芳家的新房子有80多平方米,对一家人来说,搬进新家后,最方便的莫过于做饭可以烧天然气、洗澡可以用热水器、冬天还有集中供暖。发生在姜翠芳一家人身上的变化,正是在南村镇这个“准小城市”生活的人们的一个缩影。生活环境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让这些祖祖辈辈靠务农为生的村里人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这种改变让很多年轻人尤为欣喜。“儿子在镇上一家修车厂打工,明年准备结婚,正好可以当新房。”姜翠芳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种了一辈子地,到了儿子这一辈,终于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在工作方面,村里年轻一辈们的工作方式也将慢慢与城市接轨。“镇上目前正在开建的海信产业园和南村家电产业园项目正在加紧推进,等建成后需可容纳1.3万多人在此就业,到时候不仅能解决村里年轻人的就业问题,还能吸引外地打工者到此务工。”负责南村镇规划建设的青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土地规划建设局局长尚尧文向记者介绍。 医院学校一应俱全 农村人享受城里待遇 新城镇的崛起,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相伴而来的,还有全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在这个正在崛起的小城镇里,村民们不仅享受着“向城市看齐”的基本公共服务,还过上了洋溢着现代气息的都市生活。“镇上新修建了路灯、绿化带,还建成了景观大道,村民出行将会十分方便。”尚尧文告诉记者。 按照规划,小城市试点后,城镇里拥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的人员,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在生育、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现在几个社区的社区服务中心已经建成,下一步就要开工建设幼儿园、医院。”尚尧文告诉记者,镇上的郭庄小学也会进行修建,由原来落后的平房改成三层的教学楼,可以容纳更多的孩子上学。 此外,按照市户籍制度改革有关政策规定,农村产权保障、住房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就业和失业、城乡教育、计划生育等保障机制还会进一步完善,这也意味着,南村人既可享受市民待遇,又可享受原有村庄优惠政策。 B 新待遇 C 新发展 完善公共设施配套 建设百亿级产业聚居区 从乡镇变成城市,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名字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建设配套的公共设施。尚尧文告诉记者,按照规划,南村镇将重点完善学校、医院、污水处理厂、管网、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工业园区内已经基本实现了土地平整及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互联网、通讯等‘九通一平’,镇上有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日供水能力2万吨的自来水厂、22万千伏和11万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尚尧文介绍,接下来,南村镇将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建升级、天然气管道铺设和工业园区道路综合改造等13项基础设施项目。 城镇化的建设除了需要配套的公共设施,还需要产业支撑。“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化就是空中楼阁,有产业支撑才能实现人口集聚。”南村镇副镇长蒋金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介绍,南村镇将围绕建设百亿级产业集聚区、欧美风情小城示范区、都市型农业观光区等方面加快小城市建设步伐。 据介绍,南村镇现已聚集工业企业500余家,初步形成家电电子、生物科技、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今后,南村镇将以正在开工建设的海信家电产业园为带动,吸引一批家电行业巨头在镇上落户。“力争在五年内形成产能3000万台套、产值过500亿元的家电电子产业基地。”蒋金伟告诉记者。 小镇印象 南村镇 南村镇位于平度市东南34公里处,(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南村镇镇域面积为312平方公里,辖145个村,人口13.2万。位于青岛市“半小时经济圈”内的南村镇,距离胶东国际机场新址10公里,距青岛港55公里,距胶济铁路蓝村站、济青高速公路均为10公里,国家重点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在南村驻地设有出入口,海青铁路在境内预留站点,初步形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 到2016年,南村镇建成区面积将达到10平方公里以上,建成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亿元以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0%以上,同时建立起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行政管理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