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杨洛书和别的耄耋老人没什么差别,花白头发,脸上的皱纹和刀刻过一样。嘿,杨洛书就是靠“刀刻”出的名,生于1927年的他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第十九代传人,做年画至今已逾70个年头。 齐鲁大地,还有许多和杨家埠木版年画一样享有盛名的传统艺术,山东梆子、四平调、锡雕,这些艺术的继承者们兢兢业业,将前人传下的东西发扬、创新,这场浸染岁月光辉的艺术接力得以延续。
开门授锡雕,第八代传人破了祖传“规矩” 54岁的王圣良是莱芜锡雕“凤王祥”第八代传人。王圣良说,他从10岁开始,就跟着爷爷看如何制作锡雕了,到如今已经有40多年了。 打锤花,用粗、细锉刀各打磨一遍,再换坯刀压光,然后用纯棉布细细打磨……王圣良的手上的动作十分娴熟,各种工具运用自如。很快,原先看上去粗糙无光的底座就被打磨得有光泽了。如果只是看他制作锡雕,根本想象不到眼前这个技艺娴熟的匠人是个残疾人。 5岁时的一场疾病让王圣良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并落下了残疾。不能像其他小伙伴一样出门玩耍的他就待在家里静静地观察爷爷制作锡雕。不知不觉,他喜欢上了这份安静的差事。 时光流转,组建了家庭的王圣良身上的担子越发沉重起来。担子一头是自己对于锡雕艺术的热爱和传承家族工艺的使命,另一头是作为家庭顶梁柱的重任。“怎么也不能让传承了300年的手艺在我这里断了啊。”几经考虑,王圣良决定白天接一些电气焊的零活赚钱养家,晚上再回归到他钟爱的锡雕事业。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王家的锡雕制品也渐渐又进入了平常百姓人家。市场好了,王圣良又重操旧业,专心钻研锡雕制作,常常一拿起锡板就是十几个小时。“有了灵感就马上画图制作,哪怕是半夜。”王圣良说。 在王圣良开的锡雕研究院门前,记者看到了“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实习基地”的牌子。 “凤王祥”一直是王家祖传的工艺,为何对外开放了呢?“我想做的不仅仅是传承家族工艺,更希望它能发扬光大,不断创新进步。只自己藏着掖着做怎会有大进步?有竞争力才会有创新。”王圣良说,他一改祖辈父辈手艺只传长子长孙的保守观念,不但手把手教会自己的亲兄弟以及叔伯兄弟们,还“对外开放”,接受一些高校学生前来实习。
断骨头也不断演出,四平调一唱30年 十一假期刚过,成武县四平调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的演员们已经开始为送戏下乡忙碌,已经唱了30余年四平调的李明生则像往常一样与队员们排戏、导演戏。 今年48岁的李明生是中心的“老人”,他父亲是一名花鼓艺人,走村串户唱花鼓,李明生从小受父亲的熏陶,也逐渐喜欢上戏曲,“父亲外出演出都能够吸引周围村民观看,我从小就决定以后也要像父亲一样,站在舞台上唱戏给别人听。” 15岁时,李明生进入定陶县四平调剧团(现更名为成武县四平调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练声、练基本功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受伤也成了家常便饭。“受伤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河南演出,在翻跟头时肩膀上的骨头摔碎,即使那样也没有停止演出,不敢做高难度动作,就在舞台上跑龙套。” 1992年到1995年期间,剧团发展不景气,为了糊口李明生卖过青菜、打过烧饼,但只要剧团有演出,他都会登台。“我不仅演出,从1990年后还担任起剧团导演的角色,导演了连载本《白玉楼》《姐妹皇后》。” 今年春天送戏下乡时,李明生在《三告李彦明》里饰李彦明一角,已经48岁的李明生要穿着近20斤的行头在舞台上,一站就是90多分钟。 原成武县文化馆馆长孔祥华说,四平调由花鼓演变而来,2008年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戏曲就要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更要不断创作新的剧目,现在剧团改革、财政支持,让剧团老树开新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