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客串“陌生人”,看幼儿园的小朋友啥反应 |
有些孩子犯懵,有些答应跟着走 |
| |
- 2013年10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杨薪薪 金夏瑞
6岁女孩蓉蓉上学路上被人杀害,据海阳市公安局介绍,凶手并没有使用特殊手段,只是用言语对话就将蓉蓉骗到了小胡同,随后实施作案计划。6岁孩子对陌生男子的轻信致使凶手轻易得手,那其他小朋友对陌生人作何反应?15日,记者客串“陌生人”,来到芝罘区宝威幼儿园做了简单调查,看小朋友们会不会跟着陌生人回家。 调查: 中班:多数孩子同意跟陌生人走 本报记者事先与老师沟通好,待老师把孩子们一个个领出教室,记者再上前声称要接他们回家。 幼儿园的李老师带着记者来都中班教室门前,告诉小朋友威威有人在门口找他。“宝贝,我是你妈妈的同事,她今天有事让我来接你放学回家,好吗?”威威表现得很恐惧,不过很快答应了记者的要求。 无独有偶,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另一位小姑娘表现得也是不知所措,但是简单聊天过后,她显然放松了警惕,也同意跟记者走。实验中,大多数孩子们都半信半疑,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见到陌生人突然出现就一句话也不说,个别孩子能够做到礼貌地拒绝跟陌生人走。 大班:反应谨慎,会寻求老师的同意 在大班,李老师把小朋友小洪领出来,称外面有个阿姨找他。记者提出放学来接他时,小洪点点头,并没有多问。 随后,李老师领来欣怡。“你妈妈今天不能来了,一会儿跟阿姨回家好吗?”“不好!”欣怡使劲摇头,“妈妈说如果不来接我会提前告诉我的。”“妈妈忽然有事,她来不及告诉你。”“那我要问问老师。”欣怡赶忙跑回教室,不一会儿就出来告诉记者:“老师不让我跟你走。” 接下来另一位小朋友更加谨慎,与记者交谈时小手紧紧抓着教室门,只探出小脑袋,同样拒绝了跟记者回家的要求。 幼儿园家长合力确保孩子安全 针对测试结果,宝威幼儿园的李老师说,幼儿园老师每天都会给孩子们强调安全问题,从校园安全扩展到社会安全,但由于孩子们年龄不同,接受能力也各异,针对老师说的话,稍大些的孩子可能一遍就能记住,而年龄较小的孩子则需要反复渗透。像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这些问题,老师每天都会强调多次,真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孩子仍会出现“懵”的状态。 李老师说,孩子的安全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教育,大班有些孩子能拒绝陌生人,除了老师的引导,很大程度上是家长教育的结果。“社会上的不少事物孩子们很难辨别好坏,即便是年龄稍大的孩子也有所欠缺,但经过老师的强调,针对不明白的情况孩子们多数知道向老师求助。”李老师说,孩子们性格天真,想法单纯,接触陌生人时做的很有礼貌,但家长也要多叮嘱,礼貌应有但不能跟陌生人离开。一旦孩子被陌生人“骗”走,教育孩子要尝试向周围人员求助,通过记住家里的电话号码联系家人。 相关链接 网友编出 儿童保命童谣 童谣一:一个人,上学校。问我什么不知道。低下头,快点走。追上前面小朋友。 童谣二:一人在家放暑假,生人敲门不应答。问路送奶查电表,绝不开门我当家。 童谣三:小白兔,上学校,见生人,有礼貌。不说话,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 童谣四:小小秘密藏心里,谁也不会告诉你,坏人要是欺负你,告诉妈妈要牢记。 童谣五:小老虎,会撕咬,小山羊,敢顶角。坏蛋问我不知道,敢骗坏人赶快跑。 童谣六:身后有人很可疑,走到马路对面去。要是他又跟过来,拔腿就跑莫迟疑。
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在真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可以踢人,可以咬人,可以撒谎,可以砸东西,可以夺路而逃,可以不讲礼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