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锄头换成笔,村民办村报 |
《新郭家沟》3年来从未间断,至今出版72期 | |
- 2013年10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文/片 本报记者 郭延冉 在莱芜,一提起郭家沟,几乎是无人不知。“那是个富裕的村子,老百姓都住得起别墅”、“这几年发展很快,经常上报纸、上电视”……说到郭家沟,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这个村近年来的迅速致富。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村民口袋日益鼓起来的同时,郭家沟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丝毫没有落下。除了自办春节联欢会,组建志愿服务队,村里还办起了村报,到目前为止,《新郭家沟》出版已经整整三年多了。
简易编辑部,办出不简单的报纸 一间10几平米的小屋子,两张对起来的简易木桌,桌上摆着两盏台灯,甚至连台电脑都没有,眼前这所简简单单的小办公室正是《新郭家沟》报的编辑部。办公桌旁的书橱里,整齐地摆放着从2010年8月起出版的报纸,从每月一期到每半月一期,到现在已经有72期了。每期印1000份,村委负责亲自发到384户村民家里,还会寄给一些市直部门和外村投稿的作者。 随意翻开一份报纸,记者发现手中这份仅有四个版的报纸,内容很全面:一版是村里的要闻,村里建设和发展的大事小事都囊括;二版是“村民心得”,是村民们放下锄头提笔发挥的自由园地,游记、散文、随笔,村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悟都记录在这里;三版是机动版,刊登的是村民们从别处摘的文章,涉及到养生知识、生活常识等,内容丰富而实用;四版是“视觉郭家沟”,相当于副刊,刊登一些村民们原创的图文并茂的作品,以诗歌为主。一份报纸读下来,记者不禁感叹,虽是村报,报纸却办得有模有样,很不简单。 虽不懂电脑,办起报纸亦有自信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份内容全面的报纸只有两名固定的编辑兼记者,50岁的徐仁海和55岁的徐仁泉。“我们都不会用电脑,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徐仁泉笑着对记者说,他们自己写的新闻稿都是手写了再让会用电脑的村民打出来。主要负责摄影的徐仁海用的是一个佳能的小卡片机。“这就是我们的摄影设备,用了好多年了。有些专业的摄影记者甚至跟我开玩笑说‘这分明就是儿童玩具嘛,该换了。’但我用习惯了,觉得拍片还不错呢。”徐仁海说,他们都非科班出身,但是对办好村报却很有信心。而这份自信源于村里两委会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他们多年来的积累、摸索,以及村民们对于文化建设的热情。 徐仁海曾经在印刷厂干过9年,有丰富的校对经验和出版阅历;徐仁泉是个老通讯员,80年代时自己就订了50多种报纸,喜欢摘报投稿,很多国内知名报纸都刊登过他摘的文章,在当时他被称作“摘报大王”。 “摄影那些条条框框的知识我不懂,但是每次拍片子我都会认真琢磨怎样才能把照片拍得让人看上去舒服。有时候觉得画面只有人物太单一,取景时就寻思着加上点花花草草。”徐仁海说,摄影这个活得靠悟性。 报纸是平台 抒发村民的生活感悟 因为是份村报,在办报之初,郭家沟村两委会就确定了这样的办报思路:记录村里点点滴滴的新变化,给村里老百姓一个抒发生活感悟的平台,让村子的精神文明建设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报纸对于村民们投稿的质量要求并不苛刻。编辑徐仁泉告诉记者,村民们投稿的积极性很高,从20多岁的小青年到60多岁的老人都有。“有些年龄比较大的村民交上的诗歌并不讲究韵律,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一般让它保持原汁原味,不做大修改。”编辑徐仁泉说。 村里有几个投稿积极性特别高的村民,几乎每一期都发表作品。郭家沟的媳妇贾秀霞就是其中之一,她常常投一些生活感悟的稿子,质量也非常高。“我刚嫁过来时村里还很穷。这几年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抑制不住地想抒发一下对于这种变化的感悟和感激。”贾秀霞说,过去她从没发现自己还这么能写稿子,村报给了她一个发掘自我潜能、抒发生活感悟的平台,时常写些小文章供乡亲们交流的她感觉这样很幸福。 “村里真不孬,报纸每期都按时给我们发,儿子、媳妇和老伴都很喜欢看。只可惜我不识字,但村里来什么领导了,谁又发表文章了,家人看了报纸都会跟我说说。”正在清理栗子壳的村民陈兰珍说,村里能办出这样的报纸来,她感觉很自豪。 ▲村民郭成文正在与儿子郭旭洋认真翻看报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