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耐得住寂寞花得起本钱
耍得出手腕
——联赛如何才能促进国字号球队进步
  • 2013年10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记者 李志刚

  经历了太多挫折之后,中国足球生态圈变得不大健康,部分媒体、球迷极为焦虑,总是幻想着一步登天。10月15日,中国队在亚洲杯预选赛客场1:1战平印尼,这一结果虽让人失望,却也反映出国家队目前的真实地位及处境。但有些舆论却将矛头指向俱乐部,尤其是指向杀入亚冠决赛的广州恒大。并集中批判中超各俱乐部,普遍不重视青训、大量使用外籍前锋耽误国内年轻球员的成长等等,甚至有人呼吁中国足球应该“暂停”职业联赛,学习朝鲜模式,重新回到“专业体制足球”的框架之中。
  但事实上,并非是联赛、俱乐部的发展制约了国家队水平的提高。恰恰相反,中国各级国字号球队近年来成绩惨淡,正是因为过去十余年间中国足协没有尊重足球发展规律,数次严重破坏联赛的完整性,甚至暂停升降级所造成的恶果。中国足协不拿联赛当回事,部分具体的从业人员胆子越来越大,视联赛如玩偶,假、赌、黑盛行,中国足坛一片乌烟瘴气,让人避之唯恐不及。于是很多足校陷入瘫痪,足球人口急剧减少。如今,中国国字号球员基础太差、球队屡屡受“虐”,便是在为当年足协的错误决策“还债”。
  论起职业足球的严谨与规范,欧洲足球处于领先位置。比较一下欧冠豪强与欧洲强队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一旦拥有超强的联赛,该国的国家足球队实力也会上升。这一点在亚洲同样适用,过去十年间,日、韩俱乐部夺取了绝大多数的亚冠冠军,这与这两国国家队在亚洲足坛的地位是相匹配的。
  职业联赛是培育一支强大国家队的基础,没有强大联赛,国家队不可能强大。但是联赛和国家队之间,有着微妙且复杂的竞争关系,不妥善处理好,国家队未必完全受益,尤其未必马上受益。具体说来,国家队要想从自己的职业联赛中受益,就要耐得住寂寞,花得起本钱,耍得出手腕。
发展步子别着急
  “英超联赛独步天下,号称世界第一联赛,但英格兰国家队不仅没有从中受益,其竞争力反倒呈下降趋势。”有些舆论,在论证其“职业联赛强盛,不仅无益国字号球队建设,反倒会起到负面作用”观点时,总喜欢拿英超之于英格兰“说事儿”。事实上,英超的真正强盛,不过是近些年的事情。联赛强盛之后,国家队受益会出现“滞后”效应。基本上要晚上数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这一点早就在足球圈内达成共识。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意大利甲级联赛行风气之先,1988年意甲每队外援限制由原来的2人扩为3人,至1993年扩为5人(但仅限3人同时上场),那不勒斯“南美三杰”、AC米兰“荷兰三剑客”、国际米兰“德国三驾马车”正是在这一时期名震欧洲乃至世界足坛。此后,意甲球队先后两度在同一赛季囊括“欧洲三大杯”(冠军杯、优胜者杯、联盟杯),从此开创“小世界杯”盛世。同一时期,意大利国家队除了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上凭借巴乔的一己之力跌跌撞撞杀进决赛之后,并没有特别出众的成绩,但强盛一时的意甲联赛,培育出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托蒂、皮耶罗等意大利巨星,为意大利国家队2006年登顶世界杯,埋下了伏笔。
  同样的“滞后”效应,在西甲联赛、西班牙国家队身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最初几年,西甲“人品”大爆发,除皇马、巴萨之外,瓦伦西亚、拉科鲁尼亚、比利亚雷亚尔等球队在欧冠比赛中均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唯因如此,才有了西班牙国家队近些年来的所向披靡。

联赛培养需健康
  有投入,才会有产出,一个国家职业联赛的发展、成熟、壮大,都离不开资本的培育,“资本”从哪里来?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国家的投入之外,更需要引进外部资本。职业足球,原本就是一门“生意”,而“资本”,不仅具有逐利的天性,还天生具有敏锐的嗅觉,换句话说,只要中超的框架是健康的、联赛是完整的、前途是光明的,便不愁没有投资者源源不断地进入足球市场。
  中国足球进行职业化改革初期,激情四溢的联赛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球员,还培养了大量忠实球迷,招商引资赚得了大笔的财富,同时吸引了大批孩子投身到足球运动中。但随后,中国足球一直处于“破坏性开采”之中,面对伴随着联赛深入开展滋生出来的问题,中国足协不仅没有起到真正的维护、引导作用,反倒为了政绩片面地追求国家队的成绩,数度采取“暂停升降级”的“休克疗法”。丧失秩序的联赛开始腐烂,失去了球迷,失去了市场,联赛找不到冠名商、球队找不到赞助商,接踵而来的恶果是,个别俱乐部放弃联赛解散球队、球员无心踢球沉迷赌球、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踢足球,直至高层领导下了决心,掀起了震惊中外的中国足坛“反赌风暴”。
  最近两三年来,中超联赛刚有复苏的迹象,但是中国足球欠了十余年的债显然不是短时间之内便能偿还的。怎么样才能提升中超联赛的档次和竞争力、怎么样才能维护联赛的尊严和完整、怎么样才能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怎么样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中国足协、国家体育总局必须认清形势,舍得了利益,花得起本钱。

对待资本要有招儿
  现实是复杂的,道路是曲折的,历史早已多次证明,想办好一件事情,单有良好的初衷、扎实的框架是远远不够的,在很多时候,还需要“拉得下脸面,耍得出手腕”。几个月之前的欧冠决赛,德甲双雄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会师决赛,两队大名单(包括伤停)一共40人,其中33人有德国青训背景(21岁前在德国受训),比例高达82.5%,纯德国青训产品(18岁以下)有26人,比例高达65%——尽管近些年来,德国国家队还没有获得过世界杯、欧洲杯的冠军,但其竞争力之强大举世公认,“德甲强大之后,才有了德国队的复苏”,这一点在德国足坛早已达成共识。更有借鉴意义的是,德国足球联盟(其作用类似于“中国足协”)在十余年前便高瞻远瞩,在各俱乐部球队之中强制性推行了“青训计划”。
  德国足球联盟从资格审查入手硬性要求各队开展青训建设:德甲、德乙俱乐部必须有符合专业标准的青训学院,青训配套建设必须标准化:每支德甲青年队必须有3块专业场地(德乙2块)、3名教练(德乙2名),门将教练、队医和医疗室必须有。若哪家俱乐部不遵守上述条例,马上会被取消参赛资格。此外还有明文规定,职业俱乐部必须具备自营足球学校,才能领到运营执照,目前德甲俱乐部大概每个赛季会在足球学校上投入7500万欧元。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人口为8000万的德国拥有630万注册球员,平均每13个人中就有一位注册球员。而德甲联赛青训体系的成熟为各球队带来无法估量的价值,2006年德国足球联盟总负债达到7亿欧元,但到了2008年,德甲不仅扭亏为盈,还成为五大联赛中最能赚取利润的联赛——英西德意法五大联赛那年总利润额4.02亿欧元,而德甲18队的利润额就高达2.5亿欧元,占五大联赛总利润的62%,德甲青训体系的成熟和产出品的成长在这其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职业联赛,只有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利润,才会健康、积极地成长;日积月累,强大的联赛便能孕育出强大的国家队;如何才能防止“投机资本”伤害联赛甚至一个国家足球的根本?这便需要“两手都要硬”:一方面,为资本的进入,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要有明确、有力的制度,引导、规范资本的运作。很多人担心广州恒大等俱乐部,在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转身就会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德甲强制性的青训投入,在此便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