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缔“小饭桌”,各方有话说
西苑小区业委会:“小饭桌”不搬走,将采取法律措施
2013年10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1日,西苑小区业委会和物业人员在劝退“小饭桌”。 本报见习记者 窦晴 摄
     本报聊城10月21日讯(见习记者 窦晴) 21日中午,在开发区西苑小区门口,业委会代表与物业公司代表阻止“小饭桌”进入小区。该小区原有七家“小饭桌”,已陆续搬走了四家,两家答应搬走,只剩下一家激烈反对。
  据了解,西苑小区毗邻开发区实验小学,“小饭桌”在该小区很盛行,原有七家“小饭桌”,每家有学生20—30名不等,学生总数达200多人。随着“小饭桌”的增多,各种问题也涌现出来。
  为此,小区业主通过表决决定,肃清小区内的“小饭桌”。自10月4日贴出通告以来,截至10月21日,已经陆续走了四家。经过21日中午的谈判,又有两家“小饭桌”答应搬走,只剩其中一家的经营者桑女士不愿搬走,与业委会、物业公司发生了激烈矛盾。
  桑女士有十年的英语代课经验,今年开始来到西苑小区办“小饭桌”。桑女士介绍,她总共带了25个孩子,每个孩子每月伙食费为160元,从10月4日起涨到了200元;如果需要辅导功课则另加费用。而成本方面,房租每月1400元,购置空调、床铺、桌椅总共加起来一万多元,每天的米、菜、水不等,到现在,她才刚刚回本。“我刚做起来,就要取缔,凭什么?”
  记者在“小饭桌”的出租房里看到,房间里共有五套叠叠床,每套五张床,15张双人桌,一个大书柜。放在两个盘子里的小杯子,每个杯子上都标记着孩子的姓名,防止错拿;门口张贴着“一周营养食谱”。一名小姑娘听见小饭桌要被取缔,哭着说:“那我们去哪儿吃饭?”小姑娘说,她爸爸是厨师,妈妈在工厂上班,没空回来照顾她。
  小区物业主任胡女士说,多天前她曾找过桑女士商量,称对方曾直言“不搬”。不是她们找不到房子,而是相比居住区,商业房租金高,压缩利润空间。
  截至发稿时间,双方依然各执己见。桑女士说:“我可以把孩子减少一些,至少要让我把这学期做完。”小区业委会则表示“坚决不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小区业委会主任欧阳奋强说:“别的六家都搬走了,只剩这一家了,不能搞特殊待遇。”
  西苑小区业委会表示,明天会继续联合物业公司一起行动,如果仍有“小饭桌”不愿搬走,他们会采取法律措施。

“小饭桌”问题多,该离开居民小区
  西苑小区长期有“小饭桌”,卫生状况每况愈下。据小区门卫进行统计,每天排队进入小区的学生达200人以上,都是小学生,孩子们在小区内乱扔垃圾,给卫生打扫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该小区1号楼的任女士说,每天午休时间都有孩子在楼下尖叫和打闹,没有家长管束,劝说也不起作用。
  小区物业主任胡女士介绍,近期接到很多业主车子被划的投诉,小区绿化带一些纤细的树苗也被折了。不少业主认为可能是孩子们干的。
  另外,“小饭桌”对孩子完全是“放养式管理”,孩子们在小区里乱跑乱跳,已经出了两次事故。小区业主委员主任欧阳奋强说,20多天前,一位小区业主在倒车时,车身后站了一个孩子,因为孩子太小从后视镜里看不到,不慎将孩子撞倒,为此车主支付了7000多元。
  欧阳奋强说,“小饭桌”既无工商注册、又无任何卫生许可证,更何况小区是居住性的,必须是安静的。“我们不是商业经营的场所,只是为了保证小区治安、秩序的稳定,小饭桌经营者可以去小区外经营。”

管理好的“小饭桌”,不该“一刀切”
  小饭桌经营者桑女士说:“我招来的孩子从来都是规规矩矩的,每天吃完饭,都在屋里休息,同住一个楼的没说一句孬话;就算是上学去,也不早出去一分钟。我管理得这么好,他们不能说取缔就取缔”。
  桑女士介绍,孩子11点40分放学,她们11点10分在校门口等着,孩子们排好队后,再领进小区,上学时也排好队,由桑女士的父亲和帮工一起带到学校去。桑女士说,她有教师资格证,有十年的教学经验,知道怎么带孩子,学生家长也知道她、相信她。
  桑女士给记者说了她的想法,她说:“开发区实验小学没有学生食堂,没有了小饭桌,这些孩子只能让家里人照顾。可是很多孩子的家长因为工作忙,或者家太远,中午根本没办法照顾孩子,让这些孩子去哪儿吃饭呢?”桑女士说:“我知道有些小饭桌的确管理得不好,可是不能搞一刀切,好的坏的一起赶啊!”
  桑女士说,适合做“小饭桌”生意的地方太少了,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二楼的房子她不敢租,怕孩子摔出好歹来。
  本报见习记者 窦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