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史》称“孔子,人中之泰山”,说的就是泰山、孔子作为中华民族圣山、圣人的关系。孔子登临泰山,不仅拓展了泰山文化的内涵,也使儒家思想借泰山发扬光大。同时也开创了古代名人登泰山的先河,后人竞相效仿,逐渐演变成为传统文化的一大景观。 泰山和孔子作为一个民族的骄傲,在古人心中密不可分,正因此,古人才在岱顶建孔子庙,使圣人、圣山合二为一。 □本报记者 乔显佳 高山文庙全国唯一 泰山孔子庙位于岱顶望吴峰海拔1472米处,振衣岗的西北,是全国名山中唯一一座儒家庙宇,庙内供奉“文帝”孔圣人。 明嘉靖年间,尚书朱衡在山东任职期间倡议在泰山上建孔子庙,未果。万历年间,济南府推官郝大猷在过化亭旧址创构正殿三间、前门一间,四周垣墙,后因迁任,未能塑像。万历十四年(1586),三间空殿出现毁坏,时任督理山东盐课监察御史谭耀、山东都转运盐使司同知查志隆、山东监察御史毛在重修殿宇,并按照学宫制度,于殿内设立孔子铜像,正中南向,东西配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四像。 清康熙十五年(1676),孔庙重建,将孔子像由铜像改为石像(残件现存岱顶未了轩),此次重建,除杨霖、吴云(舫翁)主持修建外,孔子第六十三代孙,时任泰安学正的孔贞瑄参与并撰文记载重建始末。康熙五十六年(1717)再次重修。乾隆三十五年(1770),庙宇南移,其后多次修建,使得庙制完整起来。1930年中原大战,孔庙被毁,1934年重修;日军占领泰安期间,孔庙因长久失修而废弃,仅存庙门、院墙、殿基及山东巡抚李树德题“望吴圣迹”石坊以及徐宗干题坊联。1984年,泰山新建盘道时重建孔子庙及“望吴圣迹”坊。 泰山管委会法制办王其勇介绍,孔子庙根据其性质或类别可分四类,孔氏家庙、国庙、学庙、纪念庙宇。其中家庙专由孔氏族人供奉,分南庙和北庙;国庙全国只有曲阜、北京两处,是封建帝王和官员祭孔专用庙宇;学庙亦称庙学,是由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与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相结合的祭孔场所;纪念庙宇是后人为纪念孔子,在其活动过的地方或相关的地方建立。泰山孔子庙就属于纪念庙宇,在全国名山中绝无仅有。 孔子在此留下圣迹 泰山孔子庙坐北朝南,由山门、正殿、东西耳房、东西配殿组成。山门共3间,面阔9.2米,门宽4.5米,进深4.6米,山门外两侧墙壁镶嵌一副石质对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孔庙大门为卷石拱形门洞,山门上镶石匾额“孔子庙”,为当年主政山东的韩复榘在1934年重建时所书。山门内侧现存清道光元年(1821)徐宗干所刻孔子行教像碑。 游客经过门洞会看见一面影壁墙,中间上方有一个类似相框的装饰,两边有对联。该影壁墙下方白底红字写着“助您榜上有名”,想必是为满足莘莘学子登山访孔庙的一种心愿。墙后有一四合院落,正殿祭祀孔子坐像,左右是儒家后学中的代表性人物孟子、曾子等。东侧刻有范增书写的孔子摩崖石刻及楹联。 在孔庙前方山下数十米处,便是有名的“望吴圣迹”石质牌坊。据《孔子家语》、《吴郡图经续记》:“颜渊与孔子上泰山,孔子见吴国东门外系着一匹白马,便引颜渊说‘看见吴国城门了吗?’颜渊答曰‘看见了’。孔子又问‘门外有何?’颜渊答‘像是半匹白绢’”。春秋吴国国都在今江苏苏州一带,相距千里之遥,孔子怎能望见千里之外的白马?一种解释是初春时节的云气犹如奔马;或云天际另一种说法就是后人对圣人的敬仰和迷信,认为具有类似“千里目”的特殊功能现孔庙东侧有一处醒目的清代大字石刻,对“望吴圣迹”记录予以记录和解释。 泰山在春秋时期是齐鲁两国的交界之地,是鲁国圣山,孔子一生曾多次率弟子登泰山,一方面观览名胜,另一方面也了解民情,思考时政。《孟子》有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台南两尊孔子像的不解之缘 1994年9月,台湾文博专家台南孔庙内,发现了一方尘封多年的线刻孔子石像,高0.96米、宽0.48米,画中的孔子双手相合,佩剑行教,碑额题写“至圣先师像”。一下子受到台湾同胞的异常珍视。有趣的是,2006年11月,泰安方面在岱顶碧霞祠大殿后也发现一方孔子石像,高0.96米、宽0.425米,平面线刻。经研究,这方石像与台南发现的孔像人物神态、衣饰如出一辙。 天各一方、相去万里的两尊孔子石像,为何如此相似?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渊源? 在近百年的时代沧桑中,泰山、台南这两方孔像,命运也颇为相似——泰山孔像直到二十世纪前半叶,一直被供奉于孔子庙壁。上世纪40年代,日本汉学家马场春吉曾拍摄此像,收录在其大型画册《孔孟圣迹图鉴》中。但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孔庙被废,孔像随之失踪。上世纪80年代,重建殿宇时也未找到它的踪迹;无独有偶,台南孔像也命运跌宕:1945年台湾光复,孔像由崇圣祠移到大成殿。1977年拆建大成殿,此像也神秘消失。 重见天日的两方孔像,为研究海峡两岸文化渊源提供了更多线索。泰山研究者、泰山学院副研究员周郢发现,泰山孔庙孔像右下角的题跋,告诉人们,其镌刻者是时任泰安知县的徐宗干(1796~1860年),此人曾出任曲阜知县,并获得一幅孔子圣像真本——米芾“孔子赞像”(现存孔庙圣迹殿)墨拓。迁任泰安时带在身上。道光九年(1829年)春,徐宗干请石工将此孔像与另一幅孟子像同时钩摹镌石,分别奉置于孔庙东、西两壁。 徐宗干后来曾任职于台湾,官至台湾兵备道。《台湾通志稿》卷五《教育志》记载,徐宗干在台曾重刻孔子像。泰山研究者周郢多方探寻,终于在《杂录》卷中发现有关记录,大意是当年徐宗干渡海来台时,携有一帧泰山孔像的墨轴,府学生员石耀祖见后请求雕刻圣像,以供瞻礼,并亲往厦门,选取珍贵石材,镌刻制成后再运回台湾。道光三十年(1850年)八月初八日,士民将圣像用彩舆、仪仗迎入台湾府学(即今台南孔子庙),供奉于后殿崇圣祠中。至此两尊孔像为何像是“孪生”有了答案。 (本文感谢陶莉 韩红梅 提供相关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