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赵丽
本报和消防部门联合推出的“119互动消防”系列活动今日启动。据我省公安消防总队介绍,目前八成火灾源于安全意识淡薄,而从今年1月到11月,住宅和宿舍火灾数量已占到火灾总数的三成。(本报今日A06版) 防火防灾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住宅区,人群密集、老弱群体集中,如果不注意提防,火灾更容易产生巨大的破坏性。为避免事故发生,每个家庭都该绷紧弦,把消防安全当成一门课程来学习。而消防部门、物业、居委会等主体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消防进家”成为现实。 众所周知,家庭是防火的基本单位。居民家中失火,不但伤及自身,甚至整个单元、整座楼都会跟着遭殃,不能不万分警惕。而且,当前每个家庭都要经常与电、气、火打交道,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加之现在高层住宅越来越多,火灾扑救难度大,居民逃生也受到种种限制,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消防安全事关每个人的利益,但不少居民对此并没给予足够关注。这反映在许多方面,比如家中没有灭火器等应急消防设备,对这些器材的使用也不甚了解;不清楚所在楼房的安全出口、逃生路线;家里电线老化了不换,电器老化了带病工作;在楼道里乱堆杂物堵塞通道…… 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不被重视,但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情况下,风险却在不断积累,一旦爆发,很可能就是大祸。 此外,和办公楼、商场等不同,居民小区的消防安全培训和逃生演练常常没人牵头组织。有的小区仅在特定时间贴出张告示提醒大家注意防火,具体实用的防火措施却没做介绍,居民看了之后没什么实际的收获。非但如此,一些城中村、老社区,由于建成时间久,缺乏物业管理,不仅防火安全教育和演练跟不上,消防设施配备也不充足,出现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也没人过问。由此一来,出现火灾的几率高,造成人员伤亡的可能性也较大。 要远离火灾,个人和家庭先得把消防安全当成大事,平时要多下点工夫了解防火常识。而有条件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不妨也多举行些“火中逃生”这样的演练,给居民提供更多的消防培训机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教授类似的知识,使火场逃生自救成为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大家都多用心,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