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挥想象力,剪出心中的精彩 |
本报小记者体验剪纸的乐趣 | |
- 2013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瞧瞧我们剪的蝴蝶。 记者 李孟霏 摄 |
|
本报11月3日讯(记者 李孟霏) 10月27日上午9时,本报的10名小记者走进塔山社区华能小区活动。在欣赏完剪纸艺术家田克华精湛的剪纸作品后,小记者们学到了剪纸的技艺。 在田克华的活动室,一幅幅传统精美的剪纸作品摆满了房间,《群猫》、《金鸡独立》、《水莲》……一幅幅剪纸作品栩栩如生。“这些作品都是剪出来的吗?”10岁的王珊充满了好奇。“当然了,真正的剪纸都是一气呵成。”田克华肯定地回答。孩子们一边懵懵懂懂地思考着,一边用手中的相机和手机拍摄下艺术家的作品。 “真是太漂亮了,这四条龙的须子真是惟妙惟肖啊!”看到田克华的作品,神道口小学五年级的姜梦雨说,自己非常喜欢剪纸,但剪得都是很简单的东西,还从没有见到过这么神奇的作品。 在参观了近400幅作品之后,田克华现场传艺,教孩子们剪纸技术。从民间剪纸的艺术特点、四忌四提倡开始,田克华有技巧地教给大家剪纸中最基本的技法。 “长如砖、圆如月、尖如芒、细如须”,田克华说,这四项基本功的练习,是学习剪纸最重要的。说话间,他开始教孩子们剪一个“囍”字。“囍”字对纸张的形状、大小没有特别要求,长方形、正方形都可以。将纸对折、对折、再对折,对折三下,再打开一折,然后沿着中线剪碎边。”田克华先给孩子们叠出来一个模板,作为参照物,随后一下一下地剪出轮廓。剪完之后,他将纸张打开,一个漂亮的“囍”字展现在眼前。 爷爷的巧手之作,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随后,他们也拿起了手中的剪刀,看看能不能剪出想要的形状来。由于孩子们的小手不太灵活,很难达到爷爷的速度和水平,因此不少孩子的作品不是太“胖”了,就是太“瘦”了。王珊一开始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合格,在爷爷的鼓励下,又重新拿起剪刀继续尝试。 在剪纸过程中,姜梦雨的作品得到了表扬,“恩,挺不错的,有潜力。”随后,她的作品被田克华当成模范作品展示。 剪完“囍”字,孩子们也热身完毕了。看到现场的女孩子比较多,田克华又开始教大家剪蝴蝶。同样的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后,开始利用对称原理剪。而在剪蝴蝶的过程中,“细如须”这项技艺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大家也纷纷拿起手中的剪刀,尽可能的剪出自己心中蝴蝶的样子。虽然和爷爷的相比,手法显得很稚嫩,但田克华鼓励孩子们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努力剪出好的作品来。“只要有对作品的热爱,又能持之以恒的练习,迟早是会剪出好的作品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