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頔
一句“人民币对不起人民”的调侃成了网络热词。这源于当下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尴尬。今年10月,全国CPI同比增幅上升至3.2%,通胀压力微显;另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一度创下6.08的低点。此情此景,老百姓如何捍卫手里的财富? 东西没买多少 一百元就没了 “在超市里逛上一圈,感觉没买太多东西,但结账时一张张百元钞就愣是花没了。”对物价的上涨,消费者有切身感受。有人依据物价变化做出测算,称2013年的100元,其购买力只和2005年的57元相当。 有一种说法是,物价上涨的背后,人民币的增发是重要原因。2005年我国广义货币存量(M2)不到30万亿元,而2013年3月末就超过了100万亿元,9月末,这一数字已达到107.74万亿元。李克强总理也在讲话中提到,“池子里的货币已经很多了,再多发票子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那在人民币国内购买力贬值的同时,其汇率为何快速攀升?统计显示,过去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34%。贸易不平衡和资本项目下的顺差,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央行在吸纳外汇的同时,要向国内企业和居民形成负债,央行需要发行人民币来进行对冲,这导致货币规模不断增大,也就降低了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 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贸易顺差大幅增长至311亿美元,是上月的两倍。对此,澳新银行发表的报告显示,稳定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较高的利率仍然在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境内市场,“外升内贬”的趋势还将阶段性持续。 年底中短期理财 预期收益能达6%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0%,即便上浮10%,也刚刚超过CPI0.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银行定存1万元,期限一年,若选择存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的银行,能拿到330元的利息,而这些收益基本会被3.2%的CPI涨幅所吞噬。如何在负利率时期合理配置资产“抗通胀”,确保财富不缩水贬值,成为不少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年底这个时段,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较高,还是比较适合投资的。”银行客户经理范玉介绍,越近年末,理财产品收益越高。由于资金面偏紧,银行获取资金成本上升,多家银行为争夺资金已预先布局年底揽储战,上调理财产品收益率。 金牛理财网数据显示,上周(11月4日-11月8日)83家银行共新发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697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04%,环比上行2个基点。从收益率分布来看,上周收益率在5%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继续保持在64%的较高水平。 “到年末银行为了回笼资金,收益还有上调空间,特别是中短期产品的收益幅度更大,达到6%也有可能。”范玉表示,投资者目前可配置购买多个短期理财产品,待年末收益提高时,再购买长期理财产品以锁定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