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老赵家里,有一半海参苗没卖出去。 本报记者 代曼 摄 本报记者 代曼
“村里家家都没卖完,我家就有一半还没卖呢!”11月中旬,已经临近海参苗销售尾声。今年夏季海参受灾严重,养殖户谢心宽原本以为今年会有个好行情,但10月份至今,来村里抓苗的客商寥寥。 销路不畅,海参苗价格一降再降,每斤平均仅能卖上55元,达到10年来的最低谷。蓬莱有的养殖户亏损上百万元。 新闻纵深 今年55元一斤,养得多赔得多 蓬莱刘家沟镇解宋营村是山东海参苗养殖密集区之一,往年一过10月份,村里挂着外地车牌的采购汽车让这个靠海的小村子格外热闹,但今年即便在销售高峰期,外来的客商也是寥寥无几。 13日,记者在解宋营村育苗大棚的集中区域,没有见到一辆采购车,养殖户老赵家里3个大棚中近一半没卖完,“这两年来抓苗的明显少了,价格也压得一年比一年低。” 谢心宽是村里的育苗大户,家里育苗水体有6000多立方,提起今年的行情,谢心宽说:“干这个有十来年了,今年真是到了最低谷了。” 据了解,去年同期海参苗每斤平均能卖到七八十元,但今年均价已经降到55元/斤了。谢心宽说,往年一斤“小白点”(8000-10000头一斤的海参苗)能卖上1000元,“去年平均价格要比前年低,一斤平均七八十元,而现在无论是大苗小苗都是五六十块钱。” “养得越多赔得越多。”养殖户马洪杰家中育苗水体近2000立方,包括苗种、供暖、电费以及人工成本,一年投入要六七十万元,而即便按照60元/斤的价格,也要赔10万元左右。马洪杰说,家里正准备卖掉一个大棚,来减少育苗数量和人工成本。 而像谢心宽这样的养殖大户赔得会更多,“6000立方投入得近300万元,但按照现在行情,能收回200万元就不错了。” 养海参赔了 养殖户没钱买苗 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今年海参苗卖不上价 本报记者 代曼 不少参农不打算再养海参 损失严重,养殖户想转行 据了解,受去年行情持续低迷影响,今年解宋营村不少养殖户已经减少了育苗数量。目前村里有的养殖户对海参苗种市场表现出了悲观,10年前谢心宽因为扇贝养殖到了瓶颈转向了海参育苗,连续几年的行情回落再加上今年的最低价,谢心宽说,如果明年行情仍没好转,或许就要转行改养其他水产品了。 按照往年行情,天气转冷海参苗价格还要下降,为了不赔钱,有的育苗水产公司直接终止了出售。安源水产是潮水镇衙前村最大的一家海参苗养殖公司,副总经理邹士方介绍,因为价格太低,一进11月公司就不再售苗了,“10月上旬的行情还要好一些,但到了10月底,价格就一直在跌,11月份我们的海参苗都不卖了,价格低于80元就要赔了。”邹士方说,公司没有卖出去的海参苗准备留存,“我们有网箱,可以一直养着,等着明年春天再卖。”但对于解宋营村的养殖户来说,留存并不现实。 据了解,蓬莱潮水、刘家沟等多个乡镇大部分都从事海参苗养殖,像解宋营村这样家庭式经营占主流,养殖户马宏杰介绍,参苗越冬还要再投入一笔高额保温费用,“越冬养殖,很多海参苗养殖大棚的条件跟不上,价格再低也得想办法卖掉。” 没了市场,海参苗的价格只能一降再降。海参苗养殖户一致认为,海参苗下游销售市场不景气直接造成了海参苗卖不上价。 今年夏季受气温高、降水多影响,山东多地的海参养殖受到了灾难性的影响,东营、莱州等地减产严重。“受灾严重需要补的苗就多,本以为能卖个好价呢!”不少参苗养殖户像谢心宽一样,打着如意算盘,但过了10月份,往年的熟客都没来。 “受灾太严重了,20亩的海参池都绝产了,颗粒无收,哪有买苗的钱?”黑龙江人李伟在莱州朱由镇养了6年的海参,今年受灾基本绝产,“我已经把海参池都转租出去了,明年养不养还得再看情况。” 据了解,今年莱州、东营等地很多参农已经不再采购越冬苗了,莱州朱由镇的参农李栋告诉记者,身边有八九个朋友已经把海参池子转让了,“都赔进去了,没钱买苗养殖了。” 市场过剩,供大于求 谢心宽2002年开始养殖海参苗,当时他家的大棚只有200立方,但今年已经达到了6000立方,而解宋营村像谢心宽家一样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的大有人在。 解宋营村养殖户老赵介绍,10年前村里养殖海参苗的只有20家左右,但现在得有百余家,“不单是我们村,蓬莱靠海的乡镇都是这样。”顺着老赵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解宋营村北的沿海一带都遍布着养殖大棚。 据了解,近3年,不仅蓬莱的海参苗养殖规模在迅速扩大,青岛、威海、大连等地的海参苗养殖规模都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潮水镇衙前村安源水产副总经理邹士方介绍,育苗养殖技术含量较低,投入成本相对小一些,使得不少海产养殖农户都转向了海参苗养殖。 相关水产养殖专家认为,国内海参苗室数量的增多,产量的增大,导致了供需关系出现了严重失衡,“海参苗较成品参更容易进行产能拓张,市场供过于求,出现销售困难是正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