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忠德 地瓜是我们老家的传统作物,什么时候开始种的没人能说清,反正我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从记事起,几乎一天三顿,顿顿吃地瓜或者地瓜干。我父亲今年八十六了,我问过他:“你小时候吃什么?”他说:“从记事起就吃地瓜,有时候地瓜还不管饱,吃了几辈子谁也不知道。”后来我从订阅的《中国国家地理》和查阅网上资料知道,地瓜学名番薯,又名甘薯、红薯、白薯、红苕、山芋等,原产于墨西哥、哥伦比亚,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6世纪后期,在美洲成功殖民的欧洲人在南亚建立殖民地时带入东南亚缅甸、越南、菲律宾(吕宋岛)等国。史料记载,1593年,福建商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带回福建,后分三路北上,山东属东路沿海道进入。仿佛命中注定,番薯传入中国100多年后的1749年,陈振龙的五世孙陈世元到山东胶州经商,正逢此地连绵天灾,便将番薯引种进来,从此当地百姓竞相种植,清康熙、乾隆年间已遍植山东。 地瓜是一年一季作物,春天栽,秋天收。地瓜的栽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栽“窝瓜”,一种是栽地瓜芽。所谓“窝瓜”,就是春天用一个地瓜当种瓜,打好垄后,直接栽在地里,秋收时一个地瓜可以繁殖一窝地瓜,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叫“窝瓜”的来历。这种栽法很省事,但效益不行,投入大,产出少,每亩地一般栽2500-3000棵,如栽3000棵就需要3000个地瓜,成本太高。另一种是栽地瓜芽,就是春天挑一些长相好、无疤痕的当种瓜,在炕上或者屋前垒一个地瓜床,把它们种上,盖上沙子,经常喷水,有时还需要烧点火加点温度。半个多月后地瓜芽就长出来了,一个地瓜可以长十几棵或者几十棵芽,当长到20厘米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拔芽了。整好地,打好垄,栽上地瓜芽,一亩地一般栽3500棵左右,然后浇水、除草、翻蔓,秋天收获。这是主要栽法,投入少,产出多,记得上世纪70年代我在县里工作时,县里有一个村地瓜亩产过万斤,创全国纪录,获得国家表彰,全县庆祝。 我们那个年代,从小就边干活边上学,栽地瓜、锄地瓜、刨地瓜,是重要的农活,我样样都干过,都会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一是砍地瓜蔓。就是秋天下霜以后要收地瓜,我们叫刨地瓜。秋天雨少地干,刨地瓜是重体力活,一般由大人干。刨之前要先砍地瓜蔓,这是我们中学生的事。早晨很早起床下地,一把镰刀,一人一垄(一行),弓着腰,边砍边收,干一两个小时后回家吃饭,然后上学,有时候为了帮助秋收,学校也放几天秋假。 另一件是晚上抢收地瓜干。地瓜刨出来后,把鲜地瓜在地里直接加工成地瓜片,晒成地瓜干,有时候赶上下雨收不及就烂了。那时天气预报非常不准,秋雨经常毫无前兆说下就下,有时半夜睡梦正香的时候,天下雨了,被大人从被窝里拖起来,跌跌撞撞向山里跑去。下雨时天又黑,只能凭感觉模模糊糊看到有点白的就往篓里抓,雨下大了捡不完再可惜也只好扔掉。所以,长大了我才真正体会到,老百姓为什么把秋收和麦收都叫着“抢收”,不抢一年的辛苦就完了。 二十岁那年,我离开了农村,也就离开了吃地瓜的岁月,此后几十年,偶尔也吃一点地瓜,特别是烤地瓜,香甜酥软,确属美味,但是说实话,地瓜在我的心目中从来不是什么好饭,更不是什么“保健品”。我曾经碰到许多从农村出来的人,几十年不吃一口地瓜,我弟弟就说,“我为什么要好好学习考大学,就是为了离开农村不吃地瓜”。那确实是我们许多农村孩子的真实想法。改革开放才让我们告别了贫穷,告别了吃地瓜的难熬岁月。令人想不到的是,三十多年前人们吃够了的地瓜,竟成了营养专家推荐、许多人喜欢、不少人捞不着吃的“保健品”。由此看来,地瓜文化源远流长,过去为了活命种地瓜,多少代多少人为了改变吃地瓜的命运刻苦努力、勤奋劳作,而今天地瓜又成了“保健品”。地瓜的历史将继续延续,地瓜的前景会更加广阔,衷心期盼我老家的地瓜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