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徐平先生书法作品感怀 收到徐平先生寄来的《镂墨堂书艺——徐平书法艺术》作品集,眼前为之一亮,徐平先生作品具有如此纯正的气息和深厚的功底,能达到如此成绩,真的不多见,让我惊诧更让我佩服。几天后,见到徐平先生,谈艺论道间,让我对他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四十年来,徐平先生学书自娱,学书悟道,厚积薄发。取得如此成绩,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我概括为家学渊源、人品修养、勤奋善悟三个方面。 徐平先生1982年山东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虽然繁忙,但几十年来坚持临池不辍,我认为是家风所教、所承。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家学是重要的一环。他的父亲是一位学者型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敦厚的私塾功底,且诗赋皆能,并写的一手好字。受家庭影响,徐平先生在少年时就喜欢书法。小学二年级时,父亲给了他一本柳公权《玄秘塔》字帖,他爱不释手,朝夕临摹。后来父亲又送他一套王羲之《十七帖》拓本,这本书成为他毕生钟爱之物。从他的学书经历和书风来看,初唐楷,嗣二王,再三苏,继米黄,徐平先生一直沿着纯正的二王帖学系统发展。特别是他考入山东大学后,这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高等学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熏染着他。大学期间,他多次求教蒋维崧先生,蒋老的人品、学养、书品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近,他又钟情于王铎,得其大气厚重之气息,无疑,他的学书之路没走一步弯路。 性情皆以修养为基础,一个真正的书家,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而且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这是关系到作者的气质书风能不能脱俗和获得更高成就的问题。徐平先生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养成了一种善思好学的习惯。除经济、政治和法律、哲学外,出于喜好书法的缘故,又涉猎书法史、历代书论以及中外美学史、文学等领域,不断拓展知识外延,构建起自己完整的书法知识结构,把书法的功夫与修养、文化的悟性与修养、个人的气质与修养融为一体。徐平先生注重书与文、文与心、心与神的统一和结合,他的作品中传统的文化内容和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谐统一。传统文学的书写内容对徐平先生思想的净化、性情的涵养、精神气质的提升都大有补益,个人修为也在逐步提升,这反映在他的书法上,无一点浊气和粗俗气,而显示出了清气、静气、书卷气。 徐平先生既具有较高的悟性,又相当的勤奋,是具有较强艺术感觉的人。他学书纯属个人爱好,不随波逐流,不追求时尚,踏踏实实的用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临池,不断吸收前人的精华。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他日常办公、起草文件、书写文字都坚持用毛笔。以书为用,学用结合,这个良好的习惯,使他的书法达到了“自然的书写状态”。徐平先生书写的流畅、自然、端庄雅正,和他的这个书写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书无意于佳乃佳”,徐平先生的以书为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求悟书法的精妙与奥妙。可谓“不激不厉,风规自远。” 徐平先生的行草楷书已基本形成自家风貌,端庄雅正,用笔精到,气息畅达。他正值中年,从他的种种迹象来看,他的书法还在上升时期。随时间推移更加成熟,有朝一日,将会达到人书俱老,媲美前贤,这是不言而喻的。
□邵仲武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楷书扇面 ◤草书作品 ◤行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