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画 张国华 纬三路19号的济南市工人文化宫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算是商埠区里比较年轻的建筑了。它原来叫济南工人俱乐部,是以建于1932年的新济南电影院也就是后来的职工剧院为基础成立的。1949年归济南市职工总工会筹委会领导(济南市总工会),1972年正式改名为济南市工人文化宫。 如今的职工剧院,成了中老年人的舞厅,其余的建筑和场地也多租赁改为他用。文化宫大厅这个建筑曾做过酒店,2002年后又改建成了东方现代艺术馆,曾举办过几次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其中2004年的《毕加索版画中国巡回展》还成为济南美术界的一件盛事,近些年又没了声息。经过多次装修改建,从东面的正门处已经看不到该建筑最初的面貌了,但转到它身后就会一目了然。该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单檐歇山顶,又称九脊顶,为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由于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有一个波折,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现在几条屋脊上都包了防水层,所以那波折也看不清楚了,但屋顶两侧三角形的山花和淡蓝色的博风板却依旧保存完好。 站在高处,打量着这座建筑,然后越过屋顶,遥望一下远处林立的高楼。眼前的画面让我觉得它像岩层,覆盖在地壳上记录着地质变化的岩层。此时它正在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先形成的“文化宫”在下,上面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楼房,再往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层层叠叠到达视平线,继而又打破它,继续向上延伸。 其实所谓的最高、最大、最时尚,只是相对于一个时间段而言,更何况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中层出不穷的新、奇、特建筑,而在下面默默承载这座城的根基的,则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太浮躁,所以城市变得太浮夸,还是城市变得浮夸,我们也跟着浮躁了?文化宫已算幸运,没有在飞速的发展中被覆盖或抹去,但不知这孤零尚存的几座老建筑能否继续载动眼下这座城?如果老舍见到,昔日“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如今已是西装革履,重拾青春,大步流星直追当年那“摩登的少女”,又会作何感想? 已进初冬,走在这百年商埠的经纬路间,落叶在脚下发出沙沙声,忽然,一片叶子落进我怀里。那天,我迟迟走不出这片老商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