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乡医希望学习农村适宜技术(资料片)。本报记者 李倩 本报济宁11月25日讯(记者 李倩 通讯员 孟庆楠) 25日,济宁启动万名乡村医生进课堂活动,以岗位继续医学教育为手段,以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内容为重点,全面提高乡村医生诊疗水平,增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水平。 目前,济宁有5398个乡村卫生室,1.8万余名乡村医生。乡村医生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是农村卫生服务的主力军。 “近几年来,虽然对乡村医生开展过在岗培训、医改专项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等,但由于现实和经济的原因,这支队伍仍然存在技术素质、服务质量和能力参差不齐,基础医学知识和卫生服务能力仍较薄弱,知识结构老化、诊疗方法简单等问题。”济宁市卫生局局长焦华说,此次万名乡村医生“进课堂”活动,将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技术水平,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为使乡村医生掌握安全的卫生适宜技术,提高防治常见病、解决常见健康问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我们选派各大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担任授课教师,就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急诊急救技术,中医适宜技术等做详细的讲解。”济宁市卫生局农卫科科长孔凡生介绍,此次培训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纳入设置规划的村卫生室中,已取得《山东省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包括助理执业医师),并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 培训将采取脱产授课的方式,分期分批,由专家集中授课。岗位培训周期不少于130学时,其中实践技能培训不少于30学时。
相关链接 多学点本事 减少诊断误区 “我们希望专家多讲点物理性诊断,让我们更好地早期发现、诊断疾病,减少百姓就诊误区。”任城区长沟镇南薛村干了20多年的乡村医生薛凤伟深有感触说,虽然平时很注重学习,但缺乏系统的培训,一些疾病诊断起来有些吃力,“乡村医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医疗纠纷和乡医的业务水平有很大关系。” 在启动仪式现场,薛凤伟很珍惜向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专家郝云良学习的机会。“牙龈出血、鼻子流血是一些白血病的早期症状,如果掌握不了这些早期疾病的症状,很可能会以为是上火症状,就把患者打发了。如果不了解疾病的特点,用一些激素类药物治疗时,很可能会加速疾病的恶化。”郝云良说。 郝云良说,他会认真总结一些疾病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常见病和疑难重症早期症状,让乡医更好地认识、诊断常见病。同时,对一些药物的用法让他们看得懂、用的对。通过传授早期疾病的物理诊断,早期识别急危重症患者症状,减少就诊误区。 本报记者 李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