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冻裂、磨出厚茧,环卫工人们依然在寒风中坚持工作 |
城市美容师糙了双手美了城市 |
| |
- 2013年11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负责张店共青团路段的环卫工王师傅手上裂满了口子。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
|
本报记者 王欣 本周以来,淄博迎来大幅降温天气。瑟瑟寒风、落叶满地,不断持续降低的气温无不让人们体会到了寒冬的到来,即使在开着空调的房间内依然能感到丝丝寒意。但就在这样的天气下,被誉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们却依旧坚守在岗位上,不畏严寒,尽职尽责,为我们的城市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扫地方便 鲜有环卫工戴手套 27日,记者在张店人民路的多个路段看到,虽然寒风刺骨,温度降到了-8℃,但环卫工人们却仍旧“赤手”工作,很少有戴着手套的。在人民西路和柳泉路路口,一名环卫工人在扫完一段路的落叶后,由于没有手套御寒,只能把手塞到衣袖中取会儿暖,然后再继续工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名环卫工人名叫李以槐,今年已经58岁了,到这个月28日,他从事环卫工作已经整整三个年头。 “这三年来我一直都在这条路段上工作。虽然冬天的日子不好过,但是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李以槐告诉记者,每年一到这个时候,他们的工作量都要大一倍。 随后,记者在共青团路、华光路、世纪路等各个路段看到,很多环卫工人在工作时都像李以槐一样没有戴手套,冷的时候只能把手塞到口袋里或者放在两臂之间取暖。 当记者问到为何不戴手套工作时,不少环卫工人都说“是为了工作时方便”。“这也没办法,戴着手套干活总归不如直接用手来得灵活。”李以槐说。 双手被寒风冻裂 涂上止疼膏接着干 “我已经干了7年的环卫工作了,每年冬天手都会被冻裂,严重的时候还会流血。这已经成了我的‘冬日病’了,想治都治不好了。”在张店共青团西路和西二路交叉口正在扫落叶的王芳凤半开玩笑的对记者说。“一到11月份,两只手就开始又疼又痒,风一吹就开始裂口子,难受的时候只能涂上止疼膏缓解缓解,要不就没法工作了。” 记者看到,即使像王芳凤这样两只手已经“伤痕累累”,却依然坚持“赤手”进行工作,清扫落叶。“实在冷得受不了的时候,就戴个薄手套,戴一会再摘下来。”为了不让冻伤太严重,冬天止疼膏是不少环卫工人的必备,虽然寒冬才刚刚开始,王芳凤就已经开始涂抹止疼膏了。 在人民路上工作的环卫工人李以槐的双手也已经冻得开始皴裂。李以槐说,现在只是落叶有点多难以清扫,再过几天下雨、下雪的时候,得用手捞叶子,然后寒风再一吹,手皴裂的就更厉害了。“到时候这双手就不只是粗糙了,裂口子出血那是经常的事情。”李以槐说。 手套是“奢侈品” 戴上干活舍不得 在柳泉路人民公园路段正在清扫大街的环卫工人孙增利告诉记者,不是他不想戴手套,而是戴上手套工作的“成本”太高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很辛苦,早上5点就得摸黑起床,晚上五六点钟才能回家。干个工作每月浪费上三四双手套,那就太不值了。”孙增利说,环卫工人“赤手”工作是有理由的,一是拿清扫工具时方便,再一个原因就是工作性质对手套的破坏性太大。 “刚开始的时候也戴着手套,但是一天下来手套能被刮坏好多个地方。好的手套都不舍得戴了。”孙增利告诉记者,等到雨雪天,手套就不只是被刮坏的问题了,一天白手套就能成黑的。 李以槐也说,除了戴着干活不方便,舍不得老换手套也是原因之一。他一直以来就没有戴过手套,虽然也知道戴上暖和,但有的时候扫一上午就能把手套刮破了,真要戴就得经常换,很不舍得。“像干我们这一行的,家庭状况也都不是特别好,谁舍得用副新手套来干活,冷就冷点吧,冬天过去了就好了。” 在严冬天气里,被市民看做最普通御寒物的手套,在环卫工人的眼中却成了“奢侈品”,很多环卫工人不舍得花钱更换手套,所以只能忍着寒冷和冻裂的疼痛,坚守在城市美化的工作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