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排名通报压力的信访制度,是否能够保持高效运转,还需有基层政府的实际行动证明。 本报评论员 石念军 继“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写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之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回应,各省市已不再实行非正常的信访排名和通报,取而代之以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一对一”、“点对点”通报制度。作为社会普遍关切的话题,这项改革有助于信访工作回归理性。 毋庸讳言,对各地进京重复非正常上访数量的排名通报数据,因为与地方党政领导升迁挂钩,甚至被引入地方政绩考核“一票否决”体系,历来是地方“截访”竞赛的导火索。舆论对此多有批评,时有发生的恶性截访事件,也严重损害了涉访群众利益。 其实,信访制度本意是广开渠道,切实保护群众正当权益。始于2005年的信访排名制度,初衷同样是为了让各地了解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也须承认,对解决一些涉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纠葛的复杂现实问题,信访制度相对其他一些途径确有些许优势。但也要看到,这种更多体现为“政绩忧患”的排名施压法则,具有极大的被动性。个别群众以“进京上访”为要挟便能“绑架”基层政府的现象,恰恰说明这一运行规则实际有悖于现代行政理念。 取消非正常的信访排名和通报,取而代之以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一对一”、“点对点”通报制度,实质是具体执行理念“变堵为疏”的变通。相比排名通报的施压,“一对一”、“点对点”的通报与沟通,还原了信访工作的本意,即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非一味屏蔽问题。这一转变也是对信访问题的脱敏,可以帮助基层正确对待信访问题。毕竟信访所涉问题,实质多为社会发展中的个别细节、局部问题。并不能因为一个地方出现了群众信访就否定当地的成绩。同时,“一对一”、“点对点”地就事论事,对基层而言也更具说服力,而不至于诱发报复访民的逆反心理。对比而言,这一改革路径更符合当下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和公众期待。 当然,任何一项顶层设计改革,都必须有基层的行政效能支撑。卸下排名通报压力的信访制度,是否能够保持高效运转,还需有基层政府的实际行动证明。同时,这也需要完善政绩考核体系,让基层官员不因减负而懈怠、不因减压而漂浮,真心真意地变被动截访为主动接访,从而构筑足以支撑高效行政的制度保障。归根结底,这才是信访改革的根本要义,也是兑现社会普遍期待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