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女郎山战国陶乐舞俑。 |
|
翟伯成 1990年春,在章丘市绣惠镇(旧县城)北女郎山西坡上,山东省文物考古所组织发掘的1号战国古墓中,出土了一组乐舞俑。 “章丘”之名由来 或因女郎山古墓 关于这座古墓,历史上早有记载,甚至有的说“章丘”之名也是因它而来的。道光《章丘县志》引《三齐记》:“章亥有三女,溺死葬此,故名。高冢现存,或曰子张之墓,或曰齐匡章子。”可见当时墓主是谁尚无定论。这次发掘,墓主骨架是一老年男性,证明非章亥三女。殉葬品甚丰富,仅青铜器及陶、玉、玛瑙、骨、石、蚌类就达6000余件,特别是还出土了一整套彩绘乐舞陶俑,共38件,属战国中期田齐贵族墓冥器。其中人物俑26件,乐器4件,祥鸟8件。人物俑包括歌舞俑、演奏俑和观赏俑三类,为泥质灰陶,俑体高3.5—8厘米不等。人物俑面施粉红彩,衣纹皱褶清晰,发型、服装均为烧前雕刻,衣服花纹则是烧后彩绘而成。其中有5件男性乐工陶俑在演奏乐曲,其余全为女性舞俑。乐工陶俑皆头戴翘角盖耳帽,身披黑长袍衣,双肩披挂红色彩带。女舞俑多绾偏左高髻,有的双肩披红色彩带,衣服款式有细瘦齐腕长袖和披肩短袖,也有几乎垂地超长袖,似长袖曼舒舞姿态的特殊设计,服装上衣下裳,似右衽曲裙而身后交掩,下摆外侈曳地,后呈圭形尾,露出内长裙曳地一部,其服饰色彩,外衣有浅红底加白点或红点、青灰底加白或红点及黄色彩条纹等。 战国陶乐舞俑 表面仍有彩绘 这组乐舞俑造型生动,形神兼备,写实风格。有击悬架磐者、击悬架钟者、击大鼓者、击小鼓者,有长袖翩翩起舞者,有列坐观望者。另有禽、兽列于旁,形态迥异。这组乐舞俑形象地再现了战国贵族观赏乐舞的生活,体现了当时“乐本于心”的传统。而且保存基本完好,表面仍保留着彩绘,在同期同类资料中具有代表性。这套乐舞俑比在济南无影山发现的西汉杂技俑要早四五百年,而且俑类也较多,其文物价值更大,为研究战国时期齐国的乐舞、服饰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此战国陶乐舞俑属战国中期,这一时期随着“礼崩乐坏”雅乐舞失宠之后,代之而来的是从各地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表演性舞蹈,为统治阶级所喜爱欣赏。这一时期,“女乐”、“倡优”队伍不断扩大,从而推动了舞蹈的发展,舞蹈艺人技巧水平都很高。史籍记载,燕昭王时,“广延国”舞女旋娟、提嫫身怀绝技,擅长表演舞蹈《萦尘》、《集羽》、《旋怀》,她们身肢柔软,体态轻盈,在铺上四五寸厚香屑的席上跳舞,竟“弥日无迹”。 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对声色歌舞的沉醉,还表现在外交场合、政治斗争和祭祀活动中,歌舞艺人被当做工具使用,以达到政治目的。比如,接待宾客表演乐舞,赠送舞人乐器。战争中以赠送舞人乐工求和;在政治场合,以乐舞表达政治愿望和政治态度;以不合礼的乐舞表示政治挑衅和政治进攻;乐舞馈赠上奉下赏,以歌舞讽喻时政等等。当时齐国因怕鲁国强盛,挑选十名歌舞美女献给鲁国,使鲁国君臣沉醉女乐,荒废政务。在祭祀活动中,则出现了用陶木、金属等塑造的乐舞俑,主要用于代替人陪葬。 战国时期,雕塑艺术也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雕塑艺术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其艺术手法逐渐摆脱了程式化,雕塑形象写实生动,丰富多彩。题材也扩大了,从而形成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色,从女郎山战国陶乐舞俑便可窥见一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