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上轮椅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
本报联合爱心人士为残疾母亲添置轮椅 | |
- 2013年1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李登振迫不及待地把母亲抱上轮椅,并给轮椅车轮打气。 |
|
“我妈妈的活动范围可以更大了。”10月25日本报报道了高新区“最美孝心少年”李登振的家庭故事后,引来了热心市民的关心。11月5日,李登振获得了爱心捐助1000元,26日,爱心市民又为李登振的母亲张敬捐赠了爱心轮椅。有了轮椅,身有残疾的张敬终于告别了一直靠挪动凳子行走的方式。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任丽媛 小凳子做“拐杖” 从没去过村里集市 26日,记者与捐助人跟随孙村中学的老师再一次来到李登振家中。在走廊上储存着过冬要用的蜂窝煤,进入屋子里,却没有一点热气。两个破旧的柜子、一台小彩电、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一张床,这就是陈设在不足30平方米屋子里所有的家具。屋子里,做饭的地方、餐桌高度都是30厘米左右。“弄这么高,是为了妈妈做饭的时候得劲儿。”李登振说。 李登振的母亲张敬身有残疾,下肢不能动弹,行动时只能坐在高约30厘米的小凳子上。“从我记事起,我的腿就是这样的。我小时候腿抽筋,家人带着去看医生,医生给注射了青霉素,从那以后我的腿就不能动弹了。我妈说是打错针,把腿弄成这样了。我的两个妹妹都很正常。”张敬说。 今年37岁的张敬,多年来的日常行动一直依靠小凳子。在院子里土砌的偏房中,放着张敬用过的小凳子,有木头的、铁的。其中一个铁制的凳子重约10斤。“我妈用的小凳子都得专门定制,市场上买不到。因为木头制的小凳子不耐磨,隔段时间就要更换,到后来就换成了铁的,能用很长时间。”李登振说。 平时,张敬就坐在小凳子上,用双臂一点点地挪动小凳子行走,做饭、干家务,偶尔到院子里“走走”。有时在家里闷,想到外面看看,张敬就会用双臂撑在小凳子上,然后拖着双腿往前“走”。经过门前凹凸不平的土路,爬上小坡,到巷口看看。“妈妈最远也就是在巷子里转转,有时生病了,爸爸会带她去卫生所看病,再没去过别的什么地方了。因为行动不便,她连村子里热闹的集市都没去过。”李登振说。 小学生拿出零花钱 捐赠“爱心轮椅” 李登振家的情况一直很受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也引起了不少热心市民的关注。11月5日,来自蒲公英公益平台的石女士,曾为李登振捐助了爱心公益基金。26日,了解到李登振的家庭境况后,又给李登振的母亲捐赠了轮椅。 石女士介绍,她将李登振家相关的照片和文字材料发送到女儿班级的家长群里,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当得知张敬没轮椅,多年只能依靠凳子行动后,就决定捐赠一辆轮椅。“我们都觉得李登振家确实困难。家长们派代表去和孩子所在的天津耀华小学德育主任联系,想在孩子所在的三年级4班募捐一辆‘爱心轮椅’。学校老师也表示同意。”石女士称,是班里的孩子们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为张敬捐赠了“爱心轮椅”。 26日,石女士委托蒲公英公益平台成员李先生,将崭新的“爱心轮椅”送到李登振家中。“有了轮椅,行动就更方便了。这么多年的心愿实现了,我可以坐在轮椅上,去更远的地方看看了。”张敬高兴地说。 李登振迫不及待地将母亲抱上轮椅,教母亲如何使用。“转动轮子就能走,不想走了就按旁边的闸。”看着轮椅的车轮没有气,李登振着急地拿出气筒打气。“感谢好心人,让我妈妈的活动范围又大了。而且也能省不少力气,妈妈因为挪凳子,手上全是茧,经常脱皮,以后就不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