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建璋 见习记者 李晶
提及兖州的老大街,很多老兖州人都知道。老大街曾是兖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繁荣商业街,不论兖州商业繁荣地带如何变迁,老大街的历史深深地烙印在了兖州人的心中。现在再去看一看兖州的老大街,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繁荣,但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有许多老商户依然在,这其中就有一家制衣厂——兖州市英华制衣有限公司。 每个人成功背后的故事都各不相同,从一个小小的门面房到现在的英华制衣有限公司,张凤华参与并见证着它的成长之路。张凤华是兖州市英华制衣有限公司的法人,从农村嫁到城市后,靠着自己一股子干劲,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
29年来,坚持耕耘于剪裁 1985年,18岁的张凤华毕业后,看着父母日夜操劳,心里十分不忍,为了缓解家中的经济压力,她只身一人来到兖州服装厂上班,过早担起家里的重担。服装行业做起来简单,想做精做好,却要非常用心、持之以恒。张凤华一头扎了进去,这一干就是29年。 29年里,张凤华从未松懈过一天,后来她开始租房裁剪接零活,生意也是时好时坏,当时儿子嗷嗷待哺,她咬紧牙关,宁肯自己饿肚子,也不跟家里人诉苦,就是靠着这股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勇气,支撑她走到现在。 靠着一双灵巧的双手和对服装行业无比的热爱,张凤华的生意越来越好,回头客越来越多,于是她又在人民医院附近租赁了三间门头,雇佣了二十多个学徒,开始专做各类西装和羽绒服。由她做出来的羽绒服可以跟商场售价成百上千元的成品相媲美,而且可以量身定做,让老百姓享受物美价廉的同时,也给英华制衣的创办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以厂为家,企业越做越好 “无论干嘛,都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不怕苦才能成功。”2004年,张凤华买下了破产的原糕点厂,注册了兖州市英华制衣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后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接外单、做外贸,虽然是来料加工,但工作量大,利润薄,且技术含量高,费时、费工,每批订单交货后,外贸公司常不及时结帐,致使资金无法正常运转。眼看公司就要面临倒闭,张凤华顶住压力,变卖了家里的住房和三间门头房,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转。随后,她搬进了工厂,以厂为家,一心扑到了工作上。 为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张凤华引进了电脑全自动排版、全自动打版、全自动裁剪、全自动换衣设计等一系列先进设备,这些设备大大节约了人力,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为把好质量关,她从布匹的购进、裁剪、缝制到整烫成型,都责任到人。小到一粒纽扣,大到整件服装,都进行仔细检验,始终保持产品的出厂合格率。客户就是奔着英华制衣的重品质,直接上门下订单,有时候为了保证按时交货,张凤华彻夜加班,也要保质保量地把产品教到客户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