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化验患者中两成是晚期 |
专家提醒,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 |
- 2013年1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11月28日讯(记者 宋佳)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11月28日,记者从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几年艾滋病检测中,有两成感染者在发现时就已经到了发病晚期。专家提醒,一旦发生高危行为,应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2003年前后,李先生、张先生跟着外轮到出国打工时,随船长去红灯区找“刺激”,回国后两人先后被查出感染艾滋病。 “张先生非常配合,接受随访和检测。”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制科主任医师杨珊说,大约在2010年发现他符合医疗条件,并为他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但是,李先生却因为无法正视自身的病情,每天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不配合市疾控中心的随访,入院时已经晚了,今年年初就离开了人世。 5岁的小萌(化名)因母亲是位艾滋病患者,出生时没有有效接受母婴阻断措施,自出生之日起就被遗传艾滋病,现在已经是接受抗病毒治疗队伍中最小的一员。“药物对孩子身体成长影响不大。”一位专家介绍说。 2004年起,市疾控中心开始为烟台市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截至目前已累计为百余名病人进行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他们中九成以上的人重返了工作岗位,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不少高危行为的市民认为,每年进行体检都有抽血一项,没有检测出来问题就说明一定没有患病。”杨珊介绍说,其实这是很多市民的认识误区。 近几年,艾滋病检测中,有两成感染者在发现时就已经到了发病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间,过半感染者在高危行为发生3年以上才去做检测。 杨珊提醒,对于艾滋病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现在由各县市区疾控中心负责为每位需要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的治疗药物,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目前烟台市艾滋病人中接受治疗时间最长的已有10余年,病情基本稳定,及时的治疗不仅能够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还能降低传播的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