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酒自诞生以来就以其芳香馥郁,醇厚甘冽的风格赢得了消费者的芳心。不仅当地的老百姓喝着“顺口”,就连外国友人在品尝后都啧啧称赞,连竖大拇指。应该说,古贝春从区域品牌成长为全国驰名,是一路伴随着从山东第一到全国夺冠的脚步而来的——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提高,成为古贝春品牌快速成长最重要的基础。 树立质量意识 古贝春酒自诞生以来,供不应求。有时年底销售一空,而提货的车却还是在厂门口排成了“长龙”。此时,有的人建议将尚未达到储存时间的原酒拿出来进行勾兑灌装,趁机“狠赚一把”;也有的人建议以次充好,先打发这些人走再说,而张子文书记却坚决杜绝这些“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短期行为,坚持“宁缺毋滥”。他的信条是:质量永远第一,顾客永远至上。“一锤子买卖”永远要不得。 1996年夏,有顾客反映酒内发现少量黑色不明颗粒。后来经检验证明是过滤酒用的活性炭,属无毒无害物质,丝毫不影响产品质量。但周晓峰董事长不但亲自带队赔礼道歉,而且在事件平息后的班子会上提出严肃批评,尽管相关人员委屈地解释“只是极少数残存,顾客已经满意了”等等,但周总不由分说还是提出了严肃的处理意见:他自罚2000元,质检中心主任罚款2000元,按照一票否决制度,车间主任、质检员就地免职,该批次产品全部拆箱重检…… 时隔四年后的2000年3月15日,公司在新厂锅炉房召开了“焚烧报废物资现场会”,近十一万元的“不合格”包装物被付之一炬。由于全厂上下都树立了质量意识,大家在工作中时刻精益求精,时刻“如履薄冰”,为保证古贝春酒出厂合格率100%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生产工艺 古贝春公司是较早使用五粮酿造工艺的厂家。古贝春公司并不是生搬硬套只适合南方气候的五粮液生产工艺,而是结合北方气候特点进行了20多项革新。其中独创的“包包曲”制作工艺在2006年被山东省轻工业协会授予“山东省轻工业科学进步三等奖”。在2010年12月初,公司技术中心申报的科技项目《多粮包包曲跑窖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优秀奖。 2005年3月,古贝春参加了在四川宜宾举行的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鉴评会,38度古贝春获得低度组第一名,52度古贝春获得高度组第二名。面对众多老牌名酒,古贝春能在强手如林的对手中脱颖而出,足以说明古贝春的质量档次已上升到名酒行列。 2010年,周晓峰董事长根据目前兴起的“白酒收藏热”,再次提出了“洞藏酒”的想法。一座高24米的人工山在公司拔地而起,山下埋藏着四层酒库,可储存8000吨原酒。 从张子文书记到周晓峰董事长,“不断创新”是他们共同的追求,这也使得古贝春的生产工艺不断得以改进,经过几代传人的千锤百炼,这块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变得更加光辉灿烂。 夯实质量管理 为了保证古贝春完美的品质,该公司一直坚持“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准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准转序,不合格的工作不准移交,不合格的成品不准出厂”的“四不准”原则,从原料进厂到成品酒出厂的每个环节,都采取了可追溯的全过程质量检验,通过严格的质检体系与先进的质检、化验设备与手段,坚持做到了产品从内在品质到外在计量、包装的绝对合格。 在整洁、气派的古贝春科研中心,挂着几块熠熠生辉的牌匾: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中国白酒169计划协作单位、酒类研发服务平台、产学研基地、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据了解,现在每个月都有质量不合格的粮、煤、糠及成品包装物被退回,有时供货商托人请质检中心的领导抬抬胳膊,甚至主动降低价格。得到的答复却是:“产品质量事关公司信誉,我们决不图便宜坑顾客,不合格的产品,白给我们也不要!”这些人看到没有希望,只好把整车的货拉走。 正是有了张子文、周晓峰这样的带头人,有了马绍星、杜安民、吴兆征、董福新这样的技术人才,有了古贝春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才铸就了古贝春酒过硬的产品质量,古贝春酒也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中华老字号”、“联合国千年金奖”、“全国酒类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推荐品牌”、“中国白酒产业十大著名品牌”等国字号殊荣来回报每一位古贝春人。 (通讯员 李国锋 高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