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旅行的别名——减压和疗伤
  • 2013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文/安 宁(心理咨询师)
  新闻背景

  2013年9月的中秋节,随着北京“爱心传递热线”公益组织首次带领52位失独老人到沽源展开旅游疗伤之旅,全国首家失独老人旅游疗伤基地在沽源县沽水福源度假村挂牌成立。“爱心传递热线”发起人徐坤是首都经贸大学哲学系教授,她说旅游疗伤是针对失独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一种心理疏导方法,他们将不定期组织失独老人来风景优美的沽源进行旅游疗伤。

旅行最大的好处 是可以让人重新认识自己
  提及旅行,大部分人都会把它和兴高采烈或者欣喜雀跃联系在一起,无论去哪里,旅行总是一件让人兴奋和期待的事情,在小孩子心中,旅游更是尽情玩耍的代名词,怎么会和疗伤牵涉在一起呢?事实上,旅行除了观光玩耍之外,对身心疲惫的现代人来说,更是减压的好方法。 据调查,八成国人把旅游当成减压的首选,旅行社也适时推出了减压游。还有一部分人,尤其是被情所伤的年轻人,更是把旅行当成了疗伤的方式。百度一下,会看到诸多“最适合疗伤的十大旅行圣地”、“一个人的疗伤之旅”等等信息。可见,对现代人来说,旅行的确是减压和疗伤的好方法。
  其实,追溯起来,旅游减压疗伤自古有之。许多在政治上失意的人都会寄情山水,在大自然中、在行走中抒发胸臆,或释放或转化内心的不如意,如我们熟悉的李白、陶渊明、王维、苏轼等。人在大自然中,心胸会变得开阔。在高山之巅、大海之上、沙漠之中,人会感到自己特别渺小,内心的压力和失意也会淡化许多。而且美好的风景会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会让我们知道,生活中还有诸多美好的事情。有句调侃的话说,在路上的女人大抵三类,失恋的、失业的、失常的。虽然是调侃,但的确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女人把旅游当成了重新认识自我和疗伤的方式。这其实很好,人只要走出去,敞开胸襟,就有机会放下烦恼再度拥抱幸福,最怕的是完全封闭自己,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自怨自艾。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旅行就提供了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的机会。在行路和阅人中,人的视野会不断开阔,见识会不断增加,思维会不断通达,人的境界也会不断提升,对于生活中的不如意也便不会那么斤斤计较。于丹说过,井底的青蛙再转换视角也没有用,因为它360度看到的都是井上那点天,只有到达一定的高度,才能真正学会转换视角。只有站在一定高度后,才会发现转换视角后会呈现不同的风景,而旅行正是提供了让我们可以站得更高的机会。从某种角度说,旅游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旅游达人说,旅行最大的好处,不是能见到多少人,见过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我想,一个能够清醒认识自己的人往往会比较通达和乐观。
  2010年上映的《Eat Pray Love》是一部由朱莉娅·罗伯茨主演的风光疗伤片。台湾上映的时候,这部影片叫做《一个人的旅行》,香港上映的时候叫《再单身游记》,而大陆上映的时候叫做《美食、祈祷和恋爱》。离婚后的女主人公,意大利、巴厘岛、印度一站站走下去,最终用一年的时间找到了自己。是的,找到自己,我想这是旅行最大的价值。《心理月刊》主编胡慧嫚女士说,“旅行真正的意义,不在于你问了城市哪些问题,而在于城市问了你哪些问题,在纽约,整个城市用大街上一个又一个自我风格清晰的路人问我,为什么不做你自己?”我想,在旅行途中,寻找到自己,定位好自己,做好自己,从而成就一个成熟的心智,当是旅行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畅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 自己会变得更有灵性更有力量
  旅行离不开行走。科学实验表明,行走可以让大脑分泌主管快乐的神经递质,是治疗抑郁症的首选。陈坤曾坦言,因为失恋而爱上行走。也正是感受到行走的好,他多次发起公益性行走活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行走。
  许多失恋的年轻人背起行囊去陌生的城市行走,在行走中,在不一样的城市风景和人群中,抑郁的心境会逐渐走向明朗。有位博主说,失恋的人喜欢去西藏行走,那里的蓝天更接近天堂,可以让人忘忧,那里的阳光可以杀毒(爱情病毒),就连藏族同胞脸上的“高原红”都让人忆起“简单的幸福”,听起来真的蛮有道理呢。
  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说,“很多人喜欢用放大镜放大悲伤,却吝啬地在显微镜下挑剔自己的幸福。尤其是失恋的时候,更容易钻牛角尖。这时候踏上高原,那里没有星巴克,一杯酥油茶就让你品出人生的诸多滋味。于是你懂得了,精神上充实才算得上富裕。”一个精神上充实的人不会是自怨自艾抱怨叹气的人,大唐高僧玄奘,正是抱持着这种精神上的富足才能长途跋涉取回真经。我常想,玄奘能够成为玄奘,不在于他最终取得了真经,更在于他一路行走的修行和体悟。
  2003年,我曾经在情绪低落时独自去过银川。在沙漠里,牵着骆驼的中年男子皮肤黝黑,饱经风霜的脸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他对我说,曾经做过矿工,生命朝夕不保,于是来沙漠给游人牵骆驼,虽然赚得少,但能安稳地活着,家里还有老人、妻子和孩子呢。听着听着,骑在高高骆驼上的我突然感到惭愧,我不就是因为买的股票损失了两万块而闷闷不乐吗?我就是那个用放大镜放大悲伤而在显微镜下挑剔自己幸福的人。旅行,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狭隘和贪心。当乘着沙漠吉普车在沙漠里驰骋时,我觉得内心的不快都随风而去了。不是因为看到别人的疾苦而淡化自己的痛苦,而是别人的疾苦让我看到了内心的小我,看到了自己的不知足,可以说,我是在不断地旅行中,拥有了一颗感受自然之美并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的心。
  26岁的小娟说,失恋后有种被抛弃的感觉,走在江南古镇中,小桥流水、青砖绿瓦以及炊烟袅袅,都能让她产生回家的感觉。而32岁的银珠则更喜欢青岛、三亚等海滩,她说赤脚走在沙滩上,海风吹拂着面颊,就像妈妈温暖的手,又像回到小时候外婆的怀抱,这种舒服的感受让她倍感放松,仿佛又充满了电,能够精神饱满地面对满满的工作表。29岁的小贤说,旅游能够让她忘记那些不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人,而忘却,是为了更好地开始。一个柬埔寨疗伤回来的女子说:“我是走完了一年要走的路,流完了几年要流的汗。尽管如此,内心却不再荒芜,比起那些荒凉的石头,我该是充满生机的。”吴哥窟,已经是诸多失恋失意的年轻人减压疗伤的圣地了。写到这里,突然想起电影《花样年华》中的梁朝伟,他把内心的秘密悄悄藏在了一棵大树里,这个仪式让他放下了内心的心事和思念的痛苦开始新的生活。在旅行中,我们也可以把心事交付天交付地交付神灵,然后轻装回程,继续属于我们的生活。
  自然界是充满能量的,尤其是森林公园中含有大量负氧离子,沉浸其中,即使什么都不做,沐浴其中,身心便会得到很好的调养。除此,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虽然我们无法触摸它们,但它们确实存在。登山者暨诗人卡里·施奈德告诉他同伴:“你愈接近石、空气、火、木等物质,世界就变得愈有灵性。”我想,当我们在旅行中躺在土地上,环抱一棵大树,和动物亲密接触时,我们自己也会变得更有灵性更有力量。
  当然关于旅游减压疗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不同的声音中,我们才能学会多角度看问题,让心智更加豁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01版:重点
 A02版:重点
 A03版:壹读
 A04版:壹读
 A05版:身边
 A06版:身边
 A08版:拍客
 A09版:青未了
 A10版:青未了·心理
 A12版:娱体
 A13版:娱体·运动
 A14版:娱体·运动
 A15版:天下
 A16版:天下
 B01版:娱码头·周刊
 B02版:娱码头·焦点
 B03版:娱码头·红人
 B04版:娱码头·看片室
 B05版:爱运动·周刊
 B06版:爱运动·大看台
 B07版:爱运动·荣誉室
 B08版:爱运动·混合区
 C01版:今日济南
 C02版:今日济南·都会
 C03版:今日济南·都会
 C04版:今日济南·乐活
 C07版:今日济南·华不注
 C08版:今日济南·华不注·漫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