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密的抚养者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行为,就叫做“分离焦虑症”。它是儿童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而这种不适应行为或情绪,依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例如越小的孩子,会表现出来紧紧抱着父母不放、害怕、非常爱哭;而较大的孩子,则会有惧怕的表情出现、情绪非常不稳定、又叫又跳的、耍赖、哭躺在底上不起来等等。 孩子分离焦虑影响因素 1、对孩子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他(她)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差,生活技能缺失,自理能力差,一旦要走出家门离开父母亲人,便不知如何应对,这是产生分离焦虑症的主要原因。 2、朋友多的孩子,分离焦虑较轻。 在大家庭长大的孩子,日常接触的人多,容易产生对别人的信任,依恋的对象广泛,分离焦虑较轻。反之,在小家庭长大的孩子,如果亲友走动少,每天只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外界接触少,容易认生,对爸爸妈妈往往产生强烈的依恋。 3、性格开朗的孩子,分离焦虑轻。 平时活泼开朗、乐呵呵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分手时,也不免大哭几声,但很快就会适应;性格内向、独立性较差的孩子,一般焦虑较严重,注意力难以分散,焦虑持续时间较长。新照料人和孩子关系亲密,孩子容易适应分离。如果孩子是在妈妈爷爷奶奶的共同照料下成长,妈妈上班后,就由爷爷奶奶共同照料,孩子很容易适应。如果一直是爸爸妈妈自己带孩子,妈妈上班了,将宝宝托付给保姆照料,孩子往往容易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该如何解决 扩大孩子的接触面 从小要让孩子习惯多人养育,不要让孩子依赖一个养育者,让孩子尽量多接触家庭以外的小朋友和大人,要让孩子拥有多个一起玩的小伙伴。要培养孩子与陌生人打招呼的习惯,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胆小、怕生、怕人多等。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从小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穿衣、洗手、自己大小便等等。妈妈要注意避免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不要让孩子养成对母亲过分依赖,否则孩子一旦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就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培养孩子的合群能力 当小朋友来家里玩时,爸爸妈妈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把玩具拿出来和其他孩子分享,以培养孩子合群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样孩子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时,就能与其他小朋友融洽相处,减少或避免分离焦虑的发生。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如果父母本身有焦虑倾向,就要认识到自己个个性弱点对宝宝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家庭中传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爸妈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焦虑,对宝宝表现得耐心、冷静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