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记者在山东省红十字会的会议室见到了刚刚完成在菲律宾15天救援任务的王骁宙。这位面庞黝黑的山东汉子有着很多头衔——山东省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参加国际救援行动的紧急灾害救援志愿者、山东省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中国蓝天救援队山东联络官,曾经参加过四川汶川地震救援、青海玉树地震救援、云南彝良地震救援、四川雅安地震救援,北京房山水灾救援等。 本报见习记者 王富军 “救援要啃硬骨头” 11月20日晚,中国红十字会国际救援队第一批18名队员搭乘民航班机抵达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将从马尼拉转赴菲国中部台风重灾区参加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王骁宙就是18名队员之一。 “我们去救援,就要去最困难的地方。”王骁宙告诉记者,这是很多中国救援队队员的心声。塔克洛班市作为菲律宾遭受台风“海燕”袭击最严重的地方,成了这次救援队的目的地。 当王骁宙到达塔克洛班市的时候,这位曾经参加过多次救援任务的“老将”,还是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在塔克洛班市的帕劳,海啸掀起了4-7米的巨浪,不到15分钟,就把这个村庄夷为平地了,原来有500人的村庄,幸存者还不到100人。” “冷静!”王骁宙在心里告诉自己,救援队员保持冷静,才能把救援任务做好。冷静之后,王骁宙觉得在心里最多的还是对菲律宾百姓的同情。“不论中国与菲律宾的关系怎样,救援是无国界的,而且中国坚持的善邻和负责任大国的原则更是让我们救援队员感觉要尽一切努力救援更多的人。” 菲律宾湿热的气候是王骁宙这位山东大汉最不习惯的。30多度的高温加上周围的湿气,就算什么活不干,体力也会很快耗尽。为了早点让菲律宾的民众得到救援,在搬运设备还没找到的情况下,中国救援队依靠人力,把20多吨的救援物资从船上搬了下来。“汗流得就像小溪一样。”王骁宙告诉记者。 救援中,王骁宙承担着寻找遇难者遗体的工作。早期到达的救援队已经把便于寻找的地方搜寻完毕了,王骁宙只能和队友们在雨林里搜寻。“雨林里都是海啸带来的淤泥,一不小心就摔倒了,我的鞋子都差点被扎破。” “搜寻遇难者,我们靠的最多的就是嗅觉。湿热的气候很快让遇难者散发出了尸臭,要不是前期的训练中训练过,一般人闻到之后肯定会呕吐不止。”
“中国人,棒!” 为了搜救出更多的遇难者,救援队员们都是早早地起床,趁着天气不炎热的时候开始工作。 “有时候为了搜救更多的遇难者,我们就深入到雨林里面。可是当地,晚上8点就要宵禁,所以我们只能早早起来。每天搜救之后,还要进行总结并且列出第二天的计划,每天凌晨1点才能睡觉。”王骁宙说。 在15天的搜寻工作中,王骁宙和队友们总共搜寻到了53具遇难者的遗体。许多先期到达菲律宾的救援队都不相信中国救援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搜寻到这么多遇难者的遗体。 “当我们把搜寻到的遗体的照片和定位点交给当地部门的时候,那些私底下认为我们造假的外国救援队都觉得很惊讶。” 在搜寻遇难者遗体的时候,王骁宙和队员们都对遇难者很尊敬。“在我们中国,都讲究入土为安,我们都把搜寻到的遗体装袋然后趟过大河运到遇难者安葬的地方,有的遇难者被大树压到了,我们也不是简单地把尸体拉出来,而是用工具把大树锯断之后,让遇难者保持完整。” 语言不通是王骁宙和队员们遇到的最大障碍,但是队员们想出了用手势比划的好点子。“我们给菲律宾政府军发放奶片的时候,我们就用手在头上比划了两个犄角,然后学牛叫,这样他们就能明白那是奶片。” 救援队尽心尽力的救援赢得了菲律宾当地居民的感谢。语言不通的当地居民用蹩脚的汉语跟王骁宙和队员们表达了感谢:“你好,中国,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