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住”进了智能温室大棚 |
引进荷兰种植模式,一个大棚只需五个管理员 | |
- 2013年1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智能温室控制大棚内生长的西红柿红彤彤。 |
|
本报12月12日讯(记者 王茜茜 通讯员 高立逸 曹忠新) 在一栋智能温室大棚里,嫩绿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整齐有序地生长着。大棚内的温度约16℃,比室外至少要高10℃。惠民县麻店镇鑫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采用智能温室水处理控制系统,让蔬菜“住”进了智能温室大棚。 “我们利用惠民独特的地暖资源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让蔬菜即使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也能维持在最佳的生长状态。”园区农艺师郭玲娟介绍,鑫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完全引进荷兰种植模式,在大棚控制室内的电脑上事先设定好植物的生长参数,利用园区自建的室外气象站,检测室外的温度、光照、湿度,将数据通过智能探头传输到控制室电脑系统中,再利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大棚内的温、光、水、肥、气,让植物保持在最佳的生长状态,并最大程度利用自然条件,节约成本。 “每种生物都有自身生物学特性,拥有一个最佳的生长状态。”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自动灌溉施肥系统,实现种植环境的实时调控和灌溉施肥的标准化自动控制。“每棵植物都有一根水肥一体化输液管,每30分钟循环一次,每棵固定滴溅2分钟,保证植物营养液的供给。”郭玲娟说。 因为园区内利用了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将纯净的二氧化碳均匀地供给温室植物,使作物保持旺盛的生长势头,实现产量倍增效应,增产幅度达50%以上。并且,每天采摘的黄瓜和西红柿,固定送货给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等城市。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保证了植物最佳生长状态,提高了产量,并节约了人力资源。据鑫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总经理赵文鑫介绍,一个大棚只需五个人管理,主要负责大棚内每天的采摘、打落叶、基础管理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