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西京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作品《黄河
  • 2013年12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王西京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作品《黄河,母亲河》座谈会发言纪要
  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国家画院 人民大会堂事务管理局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地点:人民大会堂陕西厅     学术主持:邵大箴 尚辉
  应中共中央办公厅、人民大会堂事务管理局的邀请,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王西京历时九个多月创作了巨幅主题山水画《黄河,母亲河》(3、72mX18m),9月初,这幅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作品运送抵京,陈列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社会各界密集关注的文化热点。10月19日上午9点,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人民大会堂事物管理局、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王西京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作品《黄河,母亲河》捐赠仪式暨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本次座谈会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席邵大箴和《美术》杂志主编尚辉主持。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发来贺信,对座谈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局长严沛为王西京颁发了作品收藏证书。四十多位文化部门领导、著名美术理论家和画家及五十多家主流媒体代表出席了座谈会。与会专家就《黄河,母亲河》的主题意蕴、时代气息、切入方式、突破创新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深入评析和热烈讨论,一致认为该作品既是主题山水画力作,同时也是当代厅堂绘画和环境艺术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代表着王西京艺术探索的新阶段和新风貌。本报特刊发座谈会发言纪要,以飨读者。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人民大会堂我来过很多次,看过很多作品,觉得王西京的《黄河,母亲河》陈列在金色大厅里,它的气势和氛围,它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它带给人们的艺术感染力,都是强烈而鲜明的,所以说这幅作品非常特殊,可以说是王西京最近几年艺术创作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为我们讨论厅堂绘画如何与建筑环境相结合、相融合,主题内容如何与艺术语言形成有机整体等各方面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有两条母亲河,一个是长江,一个是黄河,一南一北。王西京的《黄河,母亲河》是宏大叙事的山水画巨作,是黄钟大吕般的盛世强音,体现了为母亲河搞的大手笔,画出了中华文化的根脉魂魄,画出了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画出了中华文明与时代精神的交相辉映,抒发了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而歌唱的胸怀。

●李树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他的画气势和气魄都很大,非常壮观。选择壶口瀑布这一段来表现黄河,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黄河那么长,究竟画什么,选择这个地方我觉得很有代表性,因为黄河本身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集中表现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和瑰丽气象,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画中有一种奔腾向前的气势,与我们的时代非常契合,艺术表现非常成功。

●刘曦林(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首先祝贺王西京《黄河,母亲河》美术创作工程的成功。这幅力作从西京到北京,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里。画家首先考虑的是多层面的整体关系,因而《黄河,母亲河》首先是大型厅堂绘画、大型环境艺术创作的代表性作品。王西京把这幅力作捐赠给人民大会堂,高风亮节,令人钦服,当然这也是这张画最好的归宿,希望有关方面妥善保存和维护,因为他捐赠的是历时九个月之久、呕心沥血的巅峰之作。

●马鸿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厅堂艺术(殿堂艺术)成为专门画种,很有研究价值。我觉得王西京先生的作品完全符合我个人对厅堂绘画的审美要求。金色大厅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它的作品应该代表国家形象。王西京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他创作这幅画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具有其必然性的。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
  王西京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画家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丰硕成果的画家之一。我们也可以回顾一下王西京先生的艺术实践和创作,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主流美术的代表画家,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今天的《黄河,母亲河》,都在主流美术的实践领域走在时代前列。他的作品中体现着对民族精神的讴歌,洋溢着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站在她的新作《黄河,母亲河》前面,我们从横亘千年的大河主题中,感受到强烈的时间精神印记,感受到强烈的个性风格,时代气息非常浓厚。

●孙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这张画我看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雄浑博大,形神兼备”。这样画黄河,能够表现这样一种苍茫、雄浑、厚重、奔流万里的感觉,全世界恐怕只有黄河有这么大的气派,但是集中体现这种精神的,大概只有壶口。大家都很关注壶口,画壶口的人非常之多,画作恐怕有几百几千张,但能像《黄河,母亲河》这样陈列在金色大厅,让大家为之动容,还是不容易的,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雄浑博大,不只是选择的好,坚凝的岩石、奔腾的水流,云雾和气势都画出来了,我觉得是很典型、也很典范的一件作品。时代发展了,民族的精神更加昂扬,所以有《黄河,母亲河》这样的作品来表现,正是应运而生。

●程征(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王西京跟我是西安美术学院的同学,以我的理解,他起初是抱着做一位画家的理想开始他的奋斗历程的,这几十年里他这个理想实现的很精彩,但是近十几年来,我感觉到用画家这个概念已经很难界定王西京的身份了,特别是他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又担任了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之后,思想、眼界和追求都有质的提升,现在他考虑的已经不只是画家怎么表现自我的问题,他任美协主席之后,一系列的举措作为,一个只关心自己创作的画家是不可能完成的。他提出了“长安精神”的概念,他越来越感受到长安精神是以汉唐雄风为代表的,长安精神与当今中华民族复兴应该也可以对接起来的。我们看他画的黄河,可以感觉到排山倒海的气势。他显然在追寻一种美学的崇高。这幅作品在当今出现,在一个人物画家笔下创作出来,没有一种崇高的追求显然是不可能的。

●夏硕琦(中国美协资深编审、《美术》杂志前任主编):
  我们一直在呼唤民族气派,呼唤时代力作,呼唤精神性和正能量,王西京以他的这幅力作做出了令人感动的回应。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方面,我想指出的一点就是:这幅画很充分地强调了各种因素对比中的统一与和谐,比如虚实关系,山石之间奔腾的河流,气势浩荡,是一种虚与实的结合。另外在构图上,上部的地平线用得非常到位,地平线有宁静的心理作用,后面气势恢弘,排山倒海,形成了动与静的统一和谐。体量巨大的同时又要做到丰富充实,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单纯,西京成功的方面是既充实、丰富而又单纯。王西京传承了宋人的格物精神,对要表达的对象细心观察体味,把握并表现出它的规律。这幅新作再次表明写实与写意的结合是艺术走向成功的一条阳光大道。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这幅力作得到诸位理论家的一致好评,我觉得这首先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当代中国最强烈的愿望是和平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强国,因此我们需要有一种能够弘扬正能量、宏大、崇高的作品,《黄河,母亲河》在这种语境下应运而生,我觉得这就是天时。地利也非常重要,所有艺术家都最梦想能把作品陈列和保存在金色大厅。人和就是刚才大家很多的肯定和赞美。天时地利人和一件都不缺,这是非常难得的。

●陈彦(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西京先生是我们陕西的重量级艺术家,也是我们陕西美协的主席,我们陕西文艺界的标志性人物。他热爱陕西,扎根陕西,三秦大地的风土人情孕育了他,他也不遗余力地描绘着美丽的三秦大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充满了历史感和民族性。王西京新作巨大的象征性更是不言而喻,它的内涵博大,是一部黄钟大吕式的作品,中国众多艺术门类走到今天,需要深切的呼唤代表国家形象的艺术大作。
●尚辉(《美术》杂志主编):
  《黄河,母亲河》的成功源于中国画、西画与厅堂艺术的深度融合,在中西古今的贯通方面达到了自身的高度,达到了一种辨证统一,所以才有这么激动人心的效果。今天美术界提出了要塑造国家形象,而王西京正是以他的巨制《黄河,母亲河》深刻而准确地阐释了美术中的国家形象。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和媒体朋友们莅临这个会议,参与这次探讨,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们把我们这次探讨,把对这幅画的文化和艺术认知广泛传播出去,让大家共享经典的精彩和光华。谢谢大家! 
  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共产党专家”、“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四十多年来,他曾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五千余幅,先后出版作品集、论文集等60余种。
  曾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英国、法国、泰国、韩国及中国香港、台湾、澳门、深圳、大连、北京、广州、郑州、合肥等国家和地区及城市成功地举办画展三十多次,被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泰国东方书院聘为客座教授。
  王西京在2000年荣获日本政府“国际阿卡得密奖”和“教育文化勋章”;2002年荣获汉城国际书画大展“国际贡献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运动”特奥金质奖;2003年获日、中、韩“国际美术节大展”金奖和“中国北京国际美术节”特等奖;2005年获“法国国际美术沙龙展”特别奖,是我国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家。

  ▲座谈会现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