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艺术家用画笔记录伟人岁月 伟人的精神是值得铭记的,伟人的事迹是值得怀念的,因此,我们有许许多多艺术家为伟人造像。此次在12月26日即将举办的“江山如此多娇——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书画创作展”上,三位同样有着军旅生涯的艺术家,将为观众展现出他们塑造主席形象的力作。这三位艺术家有着极强的概括力、想象力和善于用细节描摹人物的表现力,并以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笔墨语言,力求准确地营造出伟人的点滴事迹及其思想情感,力图浓缩一段特殊的历史或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为我们展现出伟人的风云岁月。 许向群:伟人的“背影”一样打动人心 《香山·1949》是一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所创作的作品。在我围绕着展览主题准备作品时,偶然在一本画册里看到了著名“红墙”摄影家徐肖冰拍摄的一张照片,毛泽东缓步跨进双清别墅的背影令我砰然心动。我想起了他“进京赶考”的著名讲话,那么,为什么不能将他进入双清别墅的大门看作是进入“考场”的第一站呢?循着这个思路,我找到了画面的“核”。其实,这幅作品我最想表现和倾力刻画的,是毛泽东的背影。那伟岸而略显迟缓的形体动态,既有人的真情,又有不凡的意趣,人物造型所蕴含的意味和气度,有一种令人难以言表的沧桑和恢弘。我对人物的体量感的表达,几乎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我觉得这种体积感、分量感表现的越充分,就越能反映出毛泽东作为人的真实的一面和作为领袖的杰出的一面。环境的设置是围绕人物而展开的,尤其是光线的安排,带有显著的象征意味——毛泽东“胜似闲庭信步”地迈进新中国的曙光里。 创作完成后,有朋友提出毛泽东的形象缺乏领袖的气魄和庄严,但我不客气的争辩,我想表现的正是人物人性的一面;也有朋友认为,用背影表达领袖,是一件颇有挑战性的创新,我在感谢朋友抬爱的同时,也不敢苟同。因为在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画创作领域中,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诞生过石鲁的《转战陕北》和钟涵的《延河岸边》等作品,虽然我的兴趣点和前辈们有所不同,但在视觉形式上均采用了背影的角度,也就谈不上多少新意。我最大的愿望是将毛泽东还原为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传说中的“神”,这种表达方式,更加真切地凝聚了我对他老人家的怀念和追思。 庄明正:展示伟人最真实的一面 《草地行》这幅作品以毛泽东过草地为主题,刻画了毛主席为徐特立牵马前行的形象,创作灵感来自于《长征》电视连续剧的一个情节:毛泽东率领大部队过草地,在休息的时候,他问警卫员,“你有没有看到徐老(徐特立)?”警卫员说,“没有看到”。这时,毛泽东同志抬头望了望,见徐老自己背着粮食袋、扛着枪,远远走了过来,便走上去关切的问道,“你的马呢?”徐老说,“我把马让给了那些大学生们”。当时,有很多大学生参加革命队伍不久就跟随大部队进入草原,在艰苦的自然条件和长途跋涉中已经累得走不动路、甚至病倒,徐特立便把自己的马给了他们。 毛泽东得知原委后,便坚持让徐老骑他的马,并帮徐老背包裹、牵马前行。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据统计,长征两万里,徐老骑马不过二千里,人称“徐老徐老真是好,不骑马儿跟马跑”,而毛主席更是尊师重道,关爱革命同志,亲自为老师牵马。看到这里时,我非常感动。当时,我和我的同学们刚刚跟随刘大为老师重走长征路不久,参观了遵义、井冈山等地区,深深为这些革命志士的高尚品格感动,就提笔画了这幅作品。我从生活入手,以充沛的感情做积淀,用简练的笔墨形式,浓缩、定格历史瞬间。在这里,毛主席不仅停留在“伟大”层面,也展现出他真实“人”的一面,也有恶劣环境反映在人们面部上的忧虑和困苦。这种百姓化、平民化的手法是我在刻画人物肖像时最常用的,也能使观者深切感受最真实的历史,感受到革命家们的艰苦经历和非凡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当代会更加宝贵,更加具有启示意义。 刘书军:黄河之水衬托伟人气概 黄河巨浪滔天,绵延万里,是我们的母亲河。但由于人们对自然的开发不善,她也成为了沿河省份的一条“害河”。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同志首次视察黄河,便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要求政府兴建水利工程,做好防洪工作,防止沿河百姓再受河水泛滥之苦,将黄河真正变成一条为人民谋福利的河流。 主席心中装有人民,要为百姓办好事,因此,历朝历代棘手的治河难题,成为新中国的重要工作。有感于此,我创作了这幅作品。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考虑到主席沿着黄河岸边诸省考察,不畏风吹日晒雨淋,便以雕塑的手法来表现主席的伟岸形象,其面目刻画则呈献给观者以铜像之感。与此同时,画面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滔滔大河作为背景,以泼彩、泼墨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大开大合彰显气势;人物刻画采取线与面相结合的形式,大风掀起了主席的衣角,吹乱了几丝头发,而这些“动”,与主席人物本身稳若泰山的“静”形成对比,增强了感染力。这样的渲染使整幅画面富有了浪漫气息,表现出一代伟人毛泽东心怀民生、敢于“改天换地”的气魄。 这幅作品是我2002年开始着手创作的,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同时,这也是我“毛泽东视察黄河”主题创作的第二稿,第一稿曾于1999年发表在《美术》杂志上。我希望通过使用简洁的笔墨,通过人物形象和表情传达其内心丰富的情感活动,通过一个瞬间,表现伟人的情怀,表现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