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刘红杰
在“齐鲁环保世纪行”采访活动中,笔者听说了这样一个转变:以前,环保局长的主要任务就是“跑环评”,有的市甚至开经验推广会,让那些“擅长”与省里相关部门和国家部委“打交道”的局长介绍经验。现在,不少地方在招商引资上都收紧了口,环保局长成了环境保护这道“门槛”的守护者。这种转变是可喜的,因为,只有政府真正转变职能、转变角色,环保才有可能步入发展快车道。 在采访中,记者曾听到一位企业负责人抱怨:几年前政府招商引资时说得挺好,等到3000多万元的项目落地了,环评却迟迟通过不了,企业现在骑虎难下,处境十分尴尬。这个企业的遭遇,其实是地方政府GDP情结的一个缩影。究其根源,还是因为GDP是目前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硬指标。对于一些地方官员来说,经济数字提不上去,工作成绩就难以得到体现。 在这种GDP至上的思维方式下,生态环境很容易成为牺牲品。因此,要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公共权益的利益导向,就必须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把生态环境放在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励机制,并在实践中认真落实。 目前,中组部已经发文,政绩考核强调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对于各级地方官员来说,这不代表没有发展的压力了,相反,要求更高了。因为,GDP不抓不行,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方面的数字是发展的重要指标;只不过,现在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注重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就是GDP的含金量。 毕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的构建,需要全社会各项指标综合、平衡地增长,尤其是环境保护。如果无法呼吸清洁的空气、饮用干净的水,即使经济数字再漂亮,又何谈生活质量呢?这种发展走到了以人为本的对立面,是不可持续的。 当然,转变执政理念只是第一步,只有把各项措施进行细化、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推动环保前行。环保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政府不妨在环保上多投入一些人力物力,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同时,在评价干部政绩、考察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时,除了考核产值、财政收入、招商引资数量外,把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生态指标也纳入考核,推动地方政府从执政理念到具体工作实现全方位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