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莹 实习生 曲晓芳
《齐鲁晚报》的读者戚洪香,一直想加入齐鲁晚报发行员的行列,她终于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如愿以偿。在她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想干的肯定做到最好”。“老家在东北,在烟台没有亲戚。”这让她心里感慨颇多:凤凰台站里像一个大家庭,给她带去很多温暖。
从未接过读者投诉电话 戚洪香一直很喜欢看《齐鲁晚报》,做发行员之前和丈夫一起开了家东北大米店,每天去送大米的路上,都不忘翻开看几眼。 有一天戚洪香正好碰上来送报纸的王大姐,戚洪香就好奇地问她:“我可不可以去齐鲁晚报做发行员啊?”到齐鲁晚报招人的时候,戚洪香就毫不犹豫地奔来了。“我本来就喜欢起大早。”戚洪香笑着,她觉得自己还蛮适合做发行员的,早上不定闹钟也一样到点就起来了。从到站里的那天起,戚洪香就告诉自己:“想干的肯定要做到最好。”所以,到现在为止,她从来没有接到过读者的投诉电话,她自己的心里也感到很欣慰。 半年多来,戚洪香越干越有劲,“从上班到现在,每天都可有事干了。”她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暑假的时候,她的儿子也来卖报纸啦,还得了个第二名,“儿子上了报纸,我可高兴了。”戚洪香还用手机拍下来发给了远方的亲人,跟她们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周末儿子经常跟着她一起出去送报纸,有的时候戚洪香骑着电动车,儿子就骑上自行车跟在后头,“我儿子可勤快了。”说到儿子,戚洪香心里乐开了花。 一次,她把报纸送到107医院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戚洪香赶紧给丈夫打电话:“你快开车来吧,报纸一会要淋湿了。”不管是遇上下雨天还是车子坏在路上,丈夫总是随叫随到,就像是及时雨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她的面前,戚洪香心里除了对丈夫的爱,更多的是感激。 远亲不如近邻 之前在东北老家做批发日用百货的工作,事情比较杂,做得很辛苦,戚洪香就跟丈夫在烟台做起了东北大米代理的生意。刚到烟台的时候,戚洪香一家步履艰难,“在这边什么人也不认识。”她紧皱着眉头说。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好不容易才把“会友盘锦大米店”开了起来。“代理的大米是亲戚家的,所以四年了,一直没有出现什么质量问题。”戚洪香得意地说,现在工作相对轻松了,也不用像以前那么操心,回头客也很多,就连站里的同事,都吃着自己家的大米。 在烟台已经四年了,戚洪香深深地感受到身处异地的不易。十一放假的时候,儿子很想回老家,亲人也都盼着他们一家三口回家看看,“这个工作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走了,报纸怎么怎么办。”戚洪香说,只能等过年再回家看父母了,先带着儿子去蓬莱玩了一趟。 儿子上的寄宿学校,平时住在学校,周末也很少有时间陪陪儿子,“还是会觉得亏欠孩子的。”戚洪香渐渐地低下了头,有时候还会让邻居帮忙照顾一下,“这个时候真的感觉到了远亲不如近邻。”她淡淡地笑了,一直跟我们说着感谢的话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