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风镇中学班主任王玉芳心中有真爱 |
学生的“专属医生”,孩子的“缝衣铺” |
| |
- 2013年12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王玉芳课间给学生缝补衣服。 通讯员 陈廷燕 摄 |
|
都有,生病了她有药,衣服坏了她有针线。”王玉芳班里的学生说。 通讯员 陈廷燕 本报见习记者 贾君婧 正能量流行起来了,仁风镇中学的老师王玉芳也火起来了。“王玉芳就是我们学校里的小太阳,专门给我们传递正能量。”在同一个办公室的陈老师如是说,用任何美好的词语形容王玉芳都不过分,因为她在尽到一个老师义务的同时,还把自己的爱心献给了学生。“我们班主任那里什么
学生们的“专属医生” “在乡镇中学,很多父母忙于挣钱而顾不上孩子。有的时候,孩子病了连个买药的人也没有。”王玉芳说,了解到班里的留守儿童生病无人照顾这一情况后,觉得作为班主任很有必要帮助他们。 2013年6月,王玉芳班里一名叫小伟的男生发高烧,“在之前的相处中,我知道小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去世了,他跟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王玉芳说,看到小伟生病无人照顾后,自己就买了退烧药,在办公室亲自看着小伟服下。“老师还拿了一瓶白花油,给我在头上揉。”小伟说,老师揉着揉着,自己的头渐渐好受多了。 半夜,小伟再次发烧,王玉芳二话没说,骑上电动车把小伟送到了医院,一直在病床前陪他到天亮。小伟说:“早上我醒了以后发现老师在我床边,我感觉就像妈妈来了。”此后小伟住院的几天中,王玉芳学校、医院两头跑,几乎没有回过家,甚至自己的孩子也只能到学校食堂去吃饭。 办公室里开起“缝衣铺” “兼职裁缝”是同办公室的老师们对王玉芳的调侃之称。王玉芳是一个细致仔细的人,“以前常看见学生的衣服破了,最开始的时候没大在意,后来越想越觉得别扭。”王玉芳说,孩子们穿着破了的衣服上学很不舒服,我能缝一个是一个。为此,王玉芳的办公桌里常年备着针和各色线,“不能光缝起来,还得好看。”王玉芳说。 每天的大课间是王玉芳最忙的时候。“每天这个时候,学生们就过来找我聊天,更多的是找我缝衣服。”王玉芳说。说话间,班里的小琦走了过来:“王老师,您这里有红线吗?我外套的口袋破了。”王玉芳打趣地说:“我这儿是‘缝衣铺’,能没有吗?”说完就认真地缝了起来。缝完见时间还早,她又问小琦,还有没有别的地方需要缝补的。小琦仔细一看,发现另一边口袋也断了线。王玉芳便又将另一个口袋缝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