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马锋振,字寻悠、破冰,号啸风堂主。现为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会员,中国魏碑学会会员,滨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创作院院士。钟情于典雅醇厚、大道至简的晋唐书风。作品在全国大赛中屡获大奖。在第20届“兰亭杯”全国书画摄影大赛中,书法作品荣获“金奖”,作品被主办单位永久收藏。在第七届“金鼎奖”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中荣获银奖,并经审定被授予“中国书法百杰”称号。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汉唐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书画大展中作品被陕西汉唐文化艺术研究院永久收藏。经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中国作协、中华诗词、中国楹联学会的专家评审团评选,书法作品入选《鄱阳湖杯中国南昌第七届文学艺术大奖赛获奖作品集》。连续两年在上海榜书研究会主办的《榜书精品国际巡回展》中书法作品被评为优秀作品,相关信息在《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主流刊物及网站上均有记载。在“首届中韩优秀书画家(韩国国会)邀请展”活动中,作品入选并赴韩国国会参展。在第28届中国—日本国际书画大赛中,作品入选并于同年8月在日本大阪展出。作品已被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多国人士及艺术机构收藏。 马振锋步入书法殿堂,有很重要的机缘。他的祖先是清末文人,所藏书画较多,耳濡目染,自幼便培养了书画爱好。因为喜欢,所以对他来说,研习书法始终是一种享受而非负担。直到现在,拿起毛笔他就顿时心若幽兰,静如止水。 但单凭热情远远不够,还需要苦练基本功。他形容,几十年前,偏远农村,生活艰难,月明星稀之夜,任由一盏孤灯伴随,用稚嫩的笔法在宣纸上挥毫泼墨,所以他认为他是同龄人中的“精神贵族”。 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人生之慨,张旭《古诗四贴》的酣畅淋漓,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悲愤激昂,苏轼《寒食帖》的惆怅孤独。在日复一日的临摹过程中,马振锋豁然开朗,渐渐顿悟。一个个汉字逐渐鲜活,从碑帖石刻中站立起来。“古人书法的本意,乃是传情达意。”他认为这一点很重要。 书法是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真正的书法不是技术的表演,而是多元文化的深层次交流,是书法家们精神上的互动。意识到了这一点,马振锋开始大量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过程虽然艰辛,但收获颇丰。所以他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人笔合一,心手双畅”。书法所有的技巧,都是为表达情志服务的。 注重结构与造型的俊美、章法与气势的洒脱,以及节奏、韵味和风格的协调,这是马振锋的书法艺术风格,至于美的形式,他认为变化就是美。他一直认为,一个人只有自身具有寥廓的胸怀,作品才能有恢弘的气势。他的书法力求融合北碑南帖的雄浑与灵动,结合时代和大自然,坚持继承与创新、广涉博取,希望达到大气洒脱的效果。 身为一位优秀的临床医师,马振锋不断寻求破解之法,有效缓解患者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痛苦。作为书法家,书法艺术给了他更加广阔的创新灵感,而研习书法又可以舒缓因极度忙碌导致的焦虑心情。书法讲求对比、变化、节奏、个性的协调统一,行医过程也必须处理好虚实、轻重、缓急、主次。凭着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对书法的热爱,他很好地把这一刚一柔糅合在一起。因此,他认为,从艺术的角度讲,医学与书法是相通的。 本报记者 赵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