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初章丘移民考略
朱家峪移民多由枣强迁来
  • 2013年12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从诸多姓氏族谱,可见明初章丘移民的过程和路径。
  《章丘县乡土志》记载的胡氏、谢氏、高氏皆源于河北枣强
  朱氏家谱显示,朱家峪朱氏从河北枣强迁来。
  “明初大移民”经数百年,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移民来源除了家喻户晓的山西“洪洞县”之外,另一重要集散地就是河北枣强。而在明初章丘是重要县区之一,许多章丘人都是在此时从河北枣强迁来的。
  文/片 翟伯成       

明初4次大战争
千村薜荔,百姓流离

  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几十年的移民活动,不仅史实确凿,且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太祖实录》迁民记载达66项,其中规模较大的18次,其中枣强是个重要的中转站。造成枣强移民的背景主要是战争、自然灾害和瘟疫。 
  元末明初,中原和长江流域经历了4次较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是刘福通率领两准、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部分的农民十余万人与元军浴血奋战13年,以惨遭镇压告终。元军在镇压过程中十分残酷,过皆屠城,百姓“十亡七八”。第二次是元统治集团的内讧征战。第三次朱元璋起兵两准,为推翻元统治南征北战。第四次是“靖难之役”,为争夺皇位,燕王朱棣向南京政权发动战争,持续4年之久,杀掠无数,京、鲁、豫、皖为甚。
  与此同时,旱涝蝗疫之灾仍频。自元末至明末,270多年间,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达1000多次,平均每年3次以上,几乎每年都有大洪水泛滥。据《元史》记载,仅元末40余年旱涝灾害山东18次,河南17次,河北7次。因枣强县地势较高,遂成为明初移民集聚或四散的地区。 
  山东天灾人祸,人口锐减。章丘地处要冲,灾难更为深重。明初全县有六个村庄荒无人烟。如黄河乡东野郭寨,原名杜家庄,因瘟疫变成为荒野。后韩氏兄弟从枣强迁来,更名野郭寨(荒野无人之意)。
明初30多年间
章丘移民村达376个

  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移民、奖励开荒政策,强制河北枣强、山西洪洞等地民众,来山东人烟稀少的村庄落户。 
  据《明史·食货一》记载,明代洪武及永乐年间曾进行大规模的强制移民。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打击地方豪强,增强京师的实力。明太祖朱元璋“尝命户部籍浙江等九布政司(九省)应天(等)十八府、州富民万四千三百余户,以次召见,徒其家以实京师,谓之富户。”所谓移浙江等九布政司的富民,山东包括在九省之内。
  二是充实因战乱人口锐减的地区。山东各县丁壮死亡以及户口逃亡的现象较严重,明太祖“屡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
  移民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从山西“洪洞县”向东,来山东到章丘等地;另一路径就是通过河北枣强。枣强,“以当地多枣而名”。河北枣强一带也是元末明初战乱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百姓不可能大量外迁,枣强应是洪洞移民的一个中转站。枣强东南即为山东德州。洪洞移民进入济南府、青州府北部地区,走枣强—德州一线比较方便。一些枣强移民的家谱、族谱说他们本是洪洞人,经枣强迁来。
  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在《闲居集》中曾说:“章(丘)人由枣强徙居者,十常其九。”清末《章丘县乡土志》则记载:“章丘自明、清以来的名门望族如张氏、胡氏、谢氏、高氏、焦氏皆有明初由河北枣强迁入。”明洪武二年至永乐元年(1369年—1403年),章丘移民376个村庄,人口开始回升,至明万历十一年,全县人口达30万,年均增加633人。
明初章丘移民史证: 
建村时间和姓氏族谱

  明朝济南府及青州府,特别是两府的中北部一带,是枣强移民分布较密集的地区。章丘属于这一地区。 
  章丘历史悠久。商周时期为谭国之地:汉置阳丘县,北齐设高唐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为章丘县。今绣惠镇北,有山名“章丘山”,又名“女郎山”、“小田山”,俗称“城北山”,“章丘”一名源自此。章丘市共有自然村落1016个,其中枣强移民村落371个,占总数的36.52%。在建村时间上,以洪武、永乐两朝为多,具体年份以洪武二年居多。先举几例如下: 
  水寨镇季周寨村:洪武二年,隗氏从冀州枣强迁此建村,为怀念故乡,定村名为“冀州寨”。新中国成立后,为书写方便,改为“季周寨”。 
  刁镇王福村:洪武二年,王姓三兄弟由枣强迁居小曹庄,后来三兄弟分居三处,小曹庄改为“王福村”,另外二兄弟居住的地方叫“王三村”、“王四村”。 
  白云湖镇陈家庄:洪武二年,陈七与妻康氏从枣强县二蛾庄迁此建村。 
  据西顿邱《王氏族谱》记载:“高皇帝定鼎金陵,统一海宇,迁北民以实山东,公始祖在迁之列。至则版籍济南属邑章邱之明秀乡。徧览形胜,观西顿邱前峙赵仙山,后从浆水山(即武将山),沙河环其东,丘山列其西,山明水秀,人杰地灵,遂卜筑而居。” 
  在明初村庄重构过程中,来自远方的移民,不管是在原有的村庄定居,还是选新址建村,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找“好”地方安居。若这“好”地方地理特征比较明显,则以地理特征或方位命名。这一方来自枣强的先民,拖家带口,历尽艰辛,辗转数千里,来到山明水秀之地,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从此,繁衍生息。 
朱家峪
他姓居民迁来更早

  朱家峪位于乡政府驻地官庄西南3.7公里处,梯形村落,四面环山,两条泉溪从村中潺潺流过。居民500多户,1600余人。迄今为止,朱家峪犹保留古街、古巷、古宅、古阁、古桥、古祠、古井风貌。该村原名“城角峪”,又名“富山峪“。据《章丘市地名志》记曰:“洪武二年(1369年),朱良盛携全家由枣强迁来定居。”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编纂的《朱氏家谱序》云:“始祖良盛公元前明洪武初年由直隶枣县迁居朱家峪。”章丘一带的枣强移民大多传为洪武二年入迁。《朱氏家谱序》中的“洪武初年”也就被具体为“洪武二年”。
  朱家峪还有李、赵等姓氏。笔者采访了李维本,他说其祖先迁来的时间早于朱氏。为了证明他的说法,他提出了一个例证:一般情况下,先迁入的人户占据泉溪边的风水宝地,他家即在秀丽的文峰山下的坛井旁边。这里是众泉汇聚之处,沟溪错杂,沟上架桥,路面七折,遂有“坛桥七折”之称,为当地一景。此说也印证了上面的村落成因史证分析。  

  (作者:章丘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市文联副主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001版:封面
 A002版:评论
 A01版:重点
 A02版:重点
 A03版:重点
 A04版:壹读
 A05版:壹读
 A06版:身边
 A07版:身边
 A08版:身边
 A11版:身边
 A14版:财经
 A15版:财经
 A16版:娱体
 A17版:娱体·文化
 A18版:娱体·运动
 A19版:娱体·运动
 A20版:天下
 A22版:天下
 A23版:生命周刊
 A24版:生命周刊·生命观
 A25版:生命周刊·生命观
 A26版:生命周刊·食为先
 A27版:食为先
 A28版:生命周刊·茶之道
 A29版:生命周刊·询诊室
 B01版:今日济南
 B02版:今日济南·剪子巷
 B03版:今日济南·抢眼
 B04版:今日济南·抢眼
 B06版:今日济南·抢眼
 B07版:今日济南·精读
 B08版:今日济南·精读
 B10版:今日济南·都会
 B11版:今日济南·都会
 B12版:今日济南·专题
 B13版:今日济南·都会
 B14版:今日济南·都会
 B15版:今日济南·乐活·大观园
 B16版:齐鲁财金
 D01版:今日章丘
 D02版:主打
 D03版:城事
 D04版:专题
 D06版:城事
 D07版:绣江亭
 D08版:车市
 H01版:今日运河
 H02版:今日运河·重点
 H04版:今日运河·事件
 H05版:今日运河·城事
 H07版:今日运河·城事
 H08版:今日运河·城事
 H09版:今日运河·城事
 H10版:今日运河·城事
 H11版:今日运河·城事
 H12版:今日运河·教育
 H14版:今日运河·健康周刊
 H15版:今日运河·健康周刊
 H16版:今日运河·社区
 Hc01版:今日邹城
 Hc02版:今日邹城
 Hc03版:今日邹城
 Hc04版:今日邹城
 J01版:今日烟台·经济
 J02版:今天烟台·焦点
 J03版:今日烟台·抢鲜看
 J04版:今日烟台·关注
 J05版:今天烟台·关注
 J06版:今天烟台·话题
 J07版:今日烟台·民生
 J08版:今日烟台·24小时
 J09版:今日烟台·24小时
 J10版:今日烟台·寻亲
 J11版:今日烟台·经济
 J12版:今天烟台·公益
 J13版:今日烟台·公益
 J14版:今日烟台·社区
 J15版:今日烟台·综合
 J16版:今天烟台·城事
 J17版:今天烟台·便民
 J18版:今天烟台·便民
 J19版:今日烟台·人文
 J20版:今日烟台·副刊
 J21版:今日烟台·读者
 J22版:今日烟台·星空
 J23版:今日烟台·拍客
 J24版:今日烟台·聊天
 J25版:今日烟台·旅游
 J26版:今日烟台·旅游
 J27版:今日烟台·旅游
 J28版:今日烟台·旅游
 J29版:今日烟台·旅游
 J30版:今日烟台·健康
 J31版:今日烟台·健康
 J32版:今日烟台·美容
 K01版:今日潍坊
 K02版:重点
 K03版:今日潍坊·关注
 K04版:关注
 K05版:今日潍坊·关注
 K06版:关注
 K07版:今日潍坊·城事
 K12版:今日潍坊·汽车时代
 l01版:今日聊城
 l02版:今日聊城·广阅楼
 l03版:今日聊城·关注
 l04版:今日聊城·视界
 l05版:今日聊城·综合
 l06版:今日聊城·关注
 l07版:今日聊城·寻聊记
 l08版:今日聊城·社会
 N01版:今日德州
 N02版:今日德州·主打
 N03版:今日德州·抢鲜看
 N04版:今日德州
 N05版:今日德州·大社区
 N06版:今日德州·财金
 N07版:今日德州·旅游
 N08版:今日德州·24小时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重点
 P03版:今日菏泽
 P05版:今日菏泽·身边
 P06版:今日菏泽·身边
 P07版:今日菏泽·社会
 P08版:今日菏泽·人物
 P09版:今日菏泽·资讯
 P10版:今日菏泽
 P11版:今日菏泽·车界
 P12版:今日菏泽·车界
 P13版:今日菏泽·车界
 P14版:今日菏泽·车界
 P15版:今日菏泽·车界
 P16版:今日菏泽·车界
 P17版:今日菏泽·车界
 P18版:今日菏泽·车界
 P19版:今日菏泽·车界
 P20版:今日菏泽·车界
 P21版:今日菏泽·车界
 P22版:今日菏泽·车界
 P23版:今日菏泽·车界
 P24版:今日菏泽·车界
 Q01版:今日青岛
 Q02版:今日青岛·时政
 Q03版:今日青岛·民生
 Q04版:今日青岛·娱体·运动
 Q05版:今日青岛·聚焦
 Q06版:今日青岛·民生
 Q07版:今日青岛·社会
 Q08版:今日青岛·西海岸新闻
 R01版:今日日照
 R03版:今日日照·身边·热线
 R04版:今日日照·发布会
 R05版:今日日照·海曲说法
 R06版:今日日照·身边
 R07版:今日日照·专版
 R08版:今日日照·身边·消费
 S01版:今日泰山
 S02版:今日泰山·大观峰
 S03版:今日泰山·城中事
 S04版:今日泰山·城中事
 S05版:今日泰山·最现场
 S06版:今日泰山·故事汇
 S07版:今日泰山·跑社区
 S08版:今日泰山·形象
 S09版:今日泰山·拍拍乐
 S10版:今日泰山·体彩
 S13版:今日泰山·教育培训
 S14版:今日泰山·教育培训
 S15版:今日泰山·生活理财
 S16版:今日泰山·生活理财
 T01版:今日淄博·淄博楼市
 T02版:今日淄博·淄博车界
 T04版:今日淄博·淄博楼市
 U01版:今日滨州
 U02版:今日滨州·要闻
 U03版:今日滨州·重磅
 U04版:今日滨州·专版
 U05版:今日滨州·新无棣
 U06版:今日滨州·新无棣
 U07版:今日滨州·社区
 U08版:今日滨州·财金专刊
 V01版:今日莱芜
 V02版:今日莱芜·资讯
 V03版:今日莱芜·聚焦
 V04版:今日莱芜·互动
 V05版:今日莱芜·爱家
 V06版:今日莱芜·消费
 V07版:今日莱芜·关注
 V08版:今日莱芜·房产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关注
 W03版:今日威海·关注
 W04版:今日威海·速览
 W05版:今日威海·互动
 W06版:今日威海·城事
 W07版:今日威海·城事
 W08版:今日威海·关注
 W10版:今日威海·社会
 Y01版:今日淄博·淄博楼市
 Y03版:今日淄博
 Y04版:今日淄博·抢眼
 Y05版:今日淄博·城事
 Y08版:今日淄博·城事
 Y10版:今日淄博·城事
 Y11版:今日淄博·淄博楼市
 Y12版:今日淄博·淄博楼市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今日枣庄·言论
 Z03版:今日枣庄·城事
 Z04版:今日枣庄·聚焦
 Z05版:今日枣庄·专版
 Z06版:今日枣庄·民生
 Z07版:今日枣庄·滕州新闻
 Z08版:今日枣庄·关注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