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旭松
平安夜过了,圣诞节来了。虽然圣诞不是什么法定节假日,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圣诞节的追捧一点也不次于中秋、端午等传统佳节。看看烟台街头吧,圣诞气息扑面而来,各大商厦高过几层楼的圣诞树早已亮起,各种圣诞促销纷至沓来,平安果更是颇受年轻人青睐,相互赠送表达浪漫。年末的这股热闹劲仿佛让人闻到了些许春节的气息。 对于圣诞等洋节的盛行,说法莫衷一是。有人做起传统节日卫道士,认为中国人过洋节是数典忘祖,更有甚者上升到保护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侵略的高度。乍一看,以为洋节的盛行导致了本土传统节日的式微,仔细想想并不尽然,两者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现在看来,传统节日除了春节之外,其他节日缺乏过节的气氛,在剥离了佳节赋予的文化内涵之外,彻底沦为了粽子节、月饼节。而洋节的符号更多的是时髦、欢快、浪漫,这符合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尤其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 洋节的风靡,我们其实不必惊慌,更不必担忧什么外来文化侵略,这完全是对自身传统文化不自信的一种极端表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极强,君不见,中国人过的圣诞节早已经“徒有其名”,完完全全是中国节日的庆祝方式。以往中国人过节更注重精神内涵,而如今过节则过于务实,从端午节、中秋节到春节、元宵节,我们过得哪一个节日不跟吃吃喝喝有关?我们可能更注重家人在一起吃喝玩乐的团圆劲。 就如同汉字中开始夹杂英文字母一样,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包容中发展。任何一个文化不可能独立存在,而不跟其他文化进行碰撞、交汇。特别是在“地球村”之后,各国人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个体带动整体,文化间的交流再正常不过。我们文化源远流长,愈加繁盛恰恰不是闭关锁国,闭门造车的结果,所以,我们不必过度解读洋节的风靡。也要看到,一些欧美国家也已把春节作为当地节假日,并邀请舞龙舞狮队进行表演。 洋节和土节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没必要为拔高传统节日,就诋毁、抵制外来洋节。最近几年内更加风靡的洋节倒像是一面镜子,可以看出我们传统节日如今的不足。洋为中用,共同发展,我们的文化才会不断进步,日益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