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3日讯(记者 秦昕 刘蒙蒙 通讯员 王磊)23日,记者获悉,高密市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半小时就业服务圈”。目前,各基层平台已全部建成,并实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 记者获悉,高密市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依托街道(镇)和社区(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要以2公里为半径、半小时为时限,着力打造“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确立以城区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心,建设14处镇(街、区)人社所、在社区(村居)设立人社工作服务站的整体规划。 按照“方便群众办事、便于开展工作”的思路,设立专门服务场所,在城区设置功能齐全的综合服务大厅,实用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各镇(街、区)人社所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实用面积达300平方米左右,各社区也均设置了就业服务窗口。 工作人员介绍,合理搭配工作人员,充实高学历、年轻化、懂微机的优秀人员,每个镇(街、区)人社所配备了5名工作人员(专职3名,兼职2名)。在社区、村(居)聘任了1033名人社工作联络员,由市、镇两级财政每人每月发放补助100元。 依托各公共服务平台,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有序推进指导建立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人员等实名制台账,集中构建“市、县、镇(街、区)、社区、村(居)”五级就业信息网络;规范窗口服务流程,建立健全镇(街、区)人社所岗位职责、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应急处理等制度,明确各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用语和操作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