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李德领
自上次见杨秋平先生已有半年之余。 那次,他和菏泽其他书法家一起参加一项公益活动,在他挥毫泼墨间,初次体味到了作为一个书法家应有的蕴积与扎实。篆书的婉转圆通、圆润平正,笔法含蓄平静之中有跌宕起伏激荡之势,点画之间,有一种流转通脱的气势。 后来得知,受家庭的熏陶,自幼酷爱绘画的他,经常在纸上临摹连环画上的人物及素描头像。而初中时跟随父亲到定陶县城刻章,看着一块块坚硬的石头在艺人手中经过雕琢变成一枚枚精美的印章,杨秋平羡慕不已,回家后便开始练习篆刻。胡萝卜、橡皮、砖头等都成为他练习的对象。 80年代初,杨秋平在原定陶县防疫站上班,成为一名宣传报道员,但他从未放弃对绘画、篆刻的喜爱。1984年,杨秋平报名了篆刻函授班,跟随韩天衡、孙慰祖学习篆刻,之后又报了李刚田研究生班,1990年报名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办的培训班。经过刻苦学习和潜心研习,杨秋平的篆刻逐步有了神韵和自己的风格,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并屡次在国家、省、市获奖。 篆刻艺术讲究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对书法功底、文字功底、美学功底都有很高的要求。杨秋平介绍,一枚篆刻既要有豪壮飘逸的书法,又要有悦目协调的绘画构图,更要兼有生动的刀法,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篆刻不是简单地将字写上,然后刻上去,更不是简单的拼凑。要将感情带进篆刻中,篆刻虽小,但里面有恢弘的场面,以至于线条变化,刀法变化都要注意。”杨秋平说,每次创作篆刻作品前,他都会拿出一张纸,不停地构思,思考怎么把字融入到篆刻中,布局、笔划、造型都要面面俱到,才能在方寸间以一种有情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充满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 杨秋平为人和做学问都属于厚重的一类,他的篆刻作品大气、厚重感强,喜欢大开大合的感觉,作品多以古玺、汉印为主。篆刻作品刀笔苍劲,书法作品气势磅礴,已成为中国书协会员的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书法作品古朴典雅、笔力刚健。经过30余年的厚积薄发,杨秋平对于篆刻、书法很好地做到了取势和求质的融合。“书法要有骨架,有气势,篆刻作品更应有线条和神韵,以及扎实的刀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中,将自己对字体的领悟刻在章料上,用心去刻,才能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一笔、一刀,杨秋平做到了很好地结合。细品他的篆刻、他的书法,有味儿,够味儿…… 个人简介>> 杨秋平,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山东印社理事、菏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菏泽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曹州书画院画师。作品、传略编入《中国印学年鉴》、《中国印谱》、《中国当代篆刻大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大辞典》等。2012年被选拔为首批“齐鲁文化之星”。
作品入展获奖情况: ◎1989年篆刻《五禽戏》入选第三届全国卫生美术摄影作品展览 ◎1991年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 ◎1992年书法作品在国际现代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并入选国际现代书法集 ◎1993年入录1988-1992中国印学年鉴 ◎1993年篆刻作品获海内外中国书画篆刻大赛精品奖 ◎1993年篆刻作品获北京2000年奥林匹克第一届国际绘画书法艺术大展篆刻优秀奖 ◎1993年篆刻作品在《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上荣获国际中国书画大奖赛优秀奖 ◎1994年篆刻作品入编中国印谱第一卷 ◎1995年篆刻作品入选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 ◎1995年篆刻作品入选西泠印社第三届篆刻作品评展 ◎1997年书法作品入选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山东省美术书法作品展览 ◎1998年篆刻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 ◎1998年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 ◎1999年篆刻作品入展西泠印社第四届篆刻作品评展 ◎2001年篆刻作品在全国篆刻艺术展中荣获铜奖,印石由万印楼收藏 ◎2002年篆刻作品入展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 ◎2004年篆刻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2004年书法作品在第二届“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中荣获三等奖 ◎2004年书法作品荣获首届全国城市电视台书法展书法类一等奖 ◎2004年书法作品在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中荣获佳作奖 ◎2005年篆刻作品入选全科第五届篆刻艺术展览 ◎2005年书法作品在第三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上评为入展精品 ◎2005年篆刻作品入选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大展 ◎2006年篆刻作品荣获全国第二届“兰亭奖”艺术奖 ◎2006年篆刻作品荣获西泠印社第六届篆刻艺术评展优秀奖 ◎2007年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 ◎2007年篆刻作品荣获山东省第二届篆刻艺术展三等奖 ◎2011年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 养真 吉祥 大吉大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