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梁敏 赵苏炜 “付崇新同志在八四年建筑施工中做出显著成绩,被评为一等奖特发此奖状以资鼓励。”在保障房申请人姜参英的家中,一张1985年的奖状被装到镜框里。 28年过去了,付崇新和姜参英老两口搬了无数次家,这唯一的一张奖状始终被摆在家里最显著的位置。用不了多久,它又会被挂到一个新的地方,一个窗明几净有太阳能热水的廉租房,也许这是它和他们最后一次搬家。 今年71岁的姜参英住在南关热电厂东邻一处菜园子外的平房。她患有严重肺气肿,坐在柴禾炉子前烤暖,根本起不了身。“快找地方坐,咳咳咳,你看这家里没处坐没出站的……”77岁的付崇新老人显得很拘束,坐在黑乎乎的小板凳上沉默寡言。和坐在暖和的屋里接受采访相比,老人似乎更喜欢他院子里小棚子底下的“工作”,整理一些捡来维持生计的瓶瓶罐罐。 两位老人最近这几十年就一直住这个小平房附近,搬来搬去,已经不记得搬了多少次家。“俺俩都老了,搬不动了。这个房子住3年了,人家房东也很照顾。”姜参英说,家里都是捡来的破烂,扔了可惜,卖又卖不掉。“我一动弹就喘不上气来,也不知道这一上楼,还能不能下来。” 社区干部一直在替他们介绍情况,第一个儿子去世多年,二儿子没了一条腿,还要照顾两个孩子。老两口办了低保,平时靠捡垃圾卖废品生活,相依为命不容易。家里的摆设有的是房东的,有的是付崇新老人自己钉的,连沙发都是捡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