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济南】 □蒋玉峰 从繁忙的绕城高速南出口下来,向北进城的道路右侧,一座巍巍大山横卧在视野中,如同客厅前摆放的屏风,变幻着四季的盛装迎接进入省城的每一位来客。这座山便是兴隆山。久闻此山人文积淀丰厚,早就萌生了踏足登顶的愿望,然而,因为不熟悉沟壑幽林中的登山路线一直没有成行。直到假日的一个清晨,来到山下时毅然鼓足勇气,决定就在这天登山。 起步攀登的泉子山,是兴隆山北麓的一座小山峰,直达山顶都是人工铺设的石阶路,曲径缓坡很适宜上山晨练。到了山顶,石阶路沿着山脊向北伸展,与另外三座山头遥相呼应,而向南通向大山主峰的方向,只有裸露岩石间隙留下的一串串足迹,处处都是没有人工雕琢的原生态山地。起起伏伏的山脊两旁,松树林覆盖了向阳和背阴的山坡,风化乳白的岩石与苍松翠柏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将面前耸立的一座座山峰装扮得恰似英姿蓬勃的少年。 穿过难以插足的岩石路段到达泉子山南面的第三个山头,是考验登山者的一个关口。同行者越来越少。独自一人连翻两个山头走到此处,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抬头远望依然遥遥的山顶,心里在犹豫是选择返回还是继续向前?想到“行者将至,为者常成”的古语,自我鼓励并坚持前行的念头终于占了上风,喘息中环视左右,才发现面前的景色竟是如此的美丽。层层深绿的植被如厚厚的油彩涂抹在山体上,深藏在山坳之中的美景,是大自然给予登山者的最好奖赏。 横在中途的悬崖峭壁,是登山过程中最令人提心吊胆的一段路。远看以为此次登山可能就要到此为止了,临近才发现,早有善意的驴友在石壁上留下了指引攀岩的红色标记。紧贴峭壁边缘有一块巨石,双手紧扣石缝上翘起的棱角,腾挪着抬腿寻找能够吃上脚力的支点,小心翼翼地四肢并用,撑臂跃起身站到岩顶的一刹那,感到心脏像要蹦出来一样快速跳动。耳边除了听到自己大口喘气的声音,还能听到空寂的山谷中,清晰激荡着一串串鸟鸣声。至此,有五座山头被甩到身后。抬头仰望,离大山的主峰已经越来越近了。 正在无路的山脊上踌躇,猛然看见远处的山林中晃动着人影,不一会快步赶上,原来是三位结伴登山的驴友。他们对我第一次涉足大山深处给予鼓励和赞许,建议我歇息片刻跟随他们一起登顶,以免迷路耽误时间。有了志同道合的山友做伴果然走得轻松许多,攀爬越过两道山梁,再穿过一段齐腰深的草丛,走出北坡幽暗的山林,豁然发现已到达了山巅。“举目东岳,俯首泉城”的侠客感飘然而至,所有的劳累和饥渴顷刻间烟消云散,顿觉畅快淋漓。 山顶及下山途中的古迹遗址更是闻所未闻,目不暇接。建于元代的三教堂(二奶奶庙)香火依旧,残存千年的官道石阶苔痕遍生,佛峪寺“丹柿满谷、异境天开”,玉函摩崖石刻、蕊珠泉、穿山隧道等都是景致。在年长者张姓山友的带领下,我们四人靠一把手电的照明进入一处废弃的人工隧道,在黑暗湿冷的世界中穿越大山,不一会就回到了离出发点不远的背阴山下。 三小时的登山经历,让人在秋意渐浓的旷野中挑战险阻享受陶醉,收获的岂止是奇峰揽胜与到此一游。也许这仅仅是一次历练自己的心灵瑜伽,但同行的山友呢?除了徒步健身之外,他们来山间寻访怎样的收获却不得而知。坚信有一点是与我相通的,那就是现实家园的生活不能丢,而回归自然的超脱情怀,一定都是心中向往的不懈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