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十五中、十六中全面整合后,在城区东部成立了十五中学东校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实践,在十五中深厚文化的引领渗透下,东校区无论是学校硬件建设,还是师生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2013学年度,学校的基础设施、年轻名师培养、学校对外交流活动等也取得显著成绩。尤其在教学质量方面取得大幅度提升,在2013年的中考,济宁城区前10名有十五中4名学生,原中区前10名有8名学生,升入重点高中500多人,学生重点高中参考上线率达到65%。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这是推动济宁十五中可持续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多年来,学校有一个老教师传帮带的光荣传统,有的老教师虽然已经退休,却依然情系校园、心系课堂,对中青年教师手把手地帮助。这一接力棒被一代代人传递,使十五中学成为名师成长的“孵化器”。 学校班额大、学生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不作秀、不跟风,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山东省的实施意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推行领导推门听课、业务领导走听课、骨干教师开设示范课、毕业班开展研讨课、青年教师多次磨课等多级晒课,让老师们在听课、讲课、评课中成长。 支持教师的学习、培训。学校和西安交大共同创办“立学讲坛”,为师生、家长搭建了文化传播和学习平台。定期举行“我的教学故事演讲”、“教育教学案例培训”等活动,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倡导教师多读书,只要有读书心得,学校就为教师购书买单。号召全体老师练好“基本功”,2013年6月学校开展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基本功”系列比赛活动,如英语学科开展了口语和写作能力比赛,理化生学科开展了实验操作能力竞赛等。 实施“青蓝工程”,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使新上岗的教师更快站稳讲台,学校坚持多年实施“青蓝工程”,让师德模范、业务骨干当“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传帮带”。10月份,我校第四届“青蓝工程”22对教师结为师徒。通过师徒互相听课、评课、研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几年来,50多位昔日的“学徒教师”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 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教科研一体化不但加快了改革的进程,而且使教师的发展更具内涵和活力。学校除抓好省市级规划课题的研究外,加强校本课题研究是我校的教科研特色,全校紧紧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积极开展“问题”型的小课题实验研究活动,凸显课题来源于实际需要、课题最终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服务的理念,促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 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潜能,实现潜能,成为他自己。 学校本着“成人、成功、成才”育人理念,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为了实现在快乐和幸福中学习的目标,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积累过程中的兴趣培养。学校成立的各种学生社团,让学生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体育方面。作为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学校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体质的“个性锻炼计划”。学校除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外,篮球、乒乓球、田径等团队坚持常年活动。今年春季、秋季举行了田径运动会,秋季举行了初三、初四的篮球联赛,初二“三人制”篮球赛,初一跳绳比赛,初三拔河赛等都体育活动。近两年,我校有16个学生社团分别在国家、省市区级比赛中获得佳绩。 打造书香校园。成立学校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读书活动的指导,激活图书室,学校利用走廊过道建立50多个“小小图书室”,让“沉淀”的图书“流动”起来,使之成为师生借书、读书的开放港湾。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图书银行”、“图书交换”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资源的效能。 心理教育方面。新颖的课程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心理学教师徐金玲老师还编写了《阳光心理素质培养》校本教材。2013年11月,学校在东校区建设300多平方米的心理教育中心,成为学校心理教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这学期,开展了初一语文、初二英语课本剧展演,丰富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学楼的墙壁设置名言文化牌、行为规范提示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供时间保证,每周抽出一节课作为阅读指导课,由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邀请济宁市楹联协会主席高延安等来校为学生作讲座。阅读写作社团--运河文学社,先后被评为济宁市优秀文学社、山东省优秀文学社。 开展书法教育。学校于2007年11月开始上书法课。为提高师生书写水平及书法理论知识,学校邀请省、市书协的专家定期来学校讲课并指导学生书法创作。每个学期举办“教师书法比赛”,各年级举办学生书法作品比赛,通过校园文化长廊和橱窗展出师生书画作品,为师生交流书法提供了一个平台。2013年,有多项师生书法作品在《书画报》、《中国美术教育》等刊物上发表。
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始终紧抓教学中心工作不放松,坚持严格的教学管理不动摇。从抓教学常规做起,如何落实作为学校教改活动的一个重点。“抓细抓实”就是在落实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上,始终要求“严、实、精、细、活”,学校明确提出把平凡的事情做极致,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彩。2012年11月成功举办了“山东省教学示范校”课改开放周活动,与会专家与同仁对我们的精细化管理给予高度的评价。 灵动课堂,促师生共同成长。近年来,十五中人勇于向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宣战,靠智慧与勇气彻底改变了课堂上师生的生存状态,我们的课堂教学以追求和谐课堂、快乐课堂、高效课堂为核心,以“学案导学,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打响了十五中的课改品牌。除旧立新,构建活力飞扬的生态课堂。 希望教育,助生命精彩起航。学校秉承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注重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本学期,在上学期实施分层作业的基础上,再次实施分层教学:组织动员(目标整合,学生,家长,教师的认同)——心理教育——层次选择——分层学习小组的编制——教学评价。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设计每一节课的教案时要认真备学生,对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思。课后认真设计分层作业,积极进行反馈,巩固教学成果。
台湾行。 六省(区)联盟学校代表启动水晶球。 济宁十五中东校区全景图。 B 6省区教师来切磋技艺 为实现“让学生幸福发展”的目标,济宁十五中十分注重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2013年,学校以追求快乐课堂,高效课堂为核心,在实施分层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评价。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质量,相反却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2013年的中考,济宁城区前10名有十五中4名学生,原中区前10名有8名学生,升入重点高中500多人,学生重点高中参考上线率达到65%。
学校注重组织老师、学生参与各种交流活动,在追求比较中促进学校的发展。 今年,学校组织师生赴台湾、香港开展交流活动,扩大了师生的视野,感受了不同的学校文化。 为学习和借鉴各地优质学校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促进校际间教研活动有效开展,2013年10月,以“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省(区)际2013年山东济宁站初中教学研究合作发展联盟活动在济宁市第十五中学举行。这次活动,来自六省(区)联盟学校代表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教科院夏雪梅博士做了专题讲座,全国名校长、江苏省常州北郊初级中学陈小平校长做了专题报告。 13个学科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来自六省区的57位教师执教了公开课,评课专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整个活动内涵丰富、务实高效,通过不同区域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强强联手,搭建了不同区域间校长、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十五中良好的形象和近几年教育教学取得的优异成绩。 C 灵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
|